當了老師的我,被學生上了一課

作業(yè)輔導
2021-5-16 15:24:29 文/饒燕兒 圖/何穎
(注:本文經由博森媽媽授權同意后發(fā)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她是作業(yè)幫的輔導老師,2020年大學畢業(yè)后在作業(yè)幫實習并轉正,成為了一名輔導老師。
他是作業(yè)幫初三的學生,2021年春天他報了春季英語班課,上課剛開始,他就和主講老師連麥了。
她是輔導老師程娟;
他是初三學生博森。
程娟老師
開課第一天,程娟老師像往常一樣,課前和同學們互動,課中全程陪著學生們一起上完課,課后將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家長。
但很快,第二天她就接到一通電話,正是博森媽媽打來的。
博森媽媽告訴她,自己的孩子有些特殊情況。
小時候,博森得了腦癱,從3歲起就一直在做康復治療。
博森同學
“他的手腳不是特別靈活,寫字也很費勁,雖然字寫的不好看,但保證作業(yè)筆記一定準時交”,
博森媽媽說她會監(jiān)督孩子的學習,同時感謝了老師給的學習反饋,她說“我們很重視,謝謝老師!
這一通電話讓程娟老師非常驚訝。
雖然只上了兩天課,但她清楚地記住,在課上博森和主講老師連過麥。
她記得博森說話語速很快,偶爾有些吃字,但大家是完全感受不到他的特殊。
切身體會了一下,程娟老師明白在博森這看似沒什么異常的表現背后,他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同時她也意識到這些努力也是需要有人鼓勵支持的!
于是后來,程娟老師鼓勵博森在直播課結束后,把對題型的思考和歸納總結出來,然后在課上與老師連麥,扮演“小老師”的角色。漸漸地,博森課上越來越積極,他還經常在連麥時講一些“雞湯”的話,整個人充滿了陽光。
因為孩子的特殊,程娟老師不免對他多加鼓勵。
為了改善說話吃字,程娟老師平時會鼓勵他多念一些課文,對于一些理解性較強的問題,她也會講的更細致一些。
久而久之,信任感產生了,包括博森和他的媽媽會開始分享博森的日常與生活。
也是因為了解到博森生活的點滴,程娟老師慢慢從“鼓勵者”的角度轉到了“被鼓勵”的一方。
博森身體不好,需要經常住院,甚至于每天都要做康復治療,但程娟老師看到的是:博森沒有放棄過一天的學習。
做康復的博森
“我比別人慢,但我不怕吃苦。有些事情即使我真的做不到,我也不會不努力就放棄。我不想讓那個別人看不起,更不想讓自己看不起!
誰能不被這樣的“雞湯”動容呢。
做康復的博森
或許博森說話語速有些快,容易吃字,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學校參加英文歌的比賽,雖然跑了調,但發(fā)音很標準呀!
或許博森的理解能力稍微弱了一些,但是天道酬勤,他勤于問、敢于說,自律的人沒什么是做不成的呢。
一個人的生命要如何閃閃發(fā)光,是要看他做了什么樣的事,擁有著什么樣的靈魂。
還是學生的博森,已經參加過很多很多的志愿者活動。
他還代表天使寶寶探訪過深圳足球,為和他一樣的天使寶寶們,鼓勵大家一起“通過足球訓練,讓身體更棒”!
代表天使寶寶探訪過深圳足球的博森
博森媽媽對程娟老師說:作業(yè)幫直播課非常適合博森學習,他自覺、好問,而時刻在線的輔導老師正好可以幫助孩子答疑。
程娟老師原是因為博森的特殊,對他倍加輔導。
受初中老師影響,最終也成為一名老師的程娟,原是因為熱愛加入老師這個行業(yè),也是原是為了將自己所學、自己所悟教于年輕的下一代而鼓舞博森。
但博森又的的確確給她上了一堂備受鼓舞的課。
模仿名畫的博森
成就都是相互的。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而學生又何嘗不是滿足老師“傳道授業(yè)”的成就感,用自己獨具魅力的人格反哺老師的“解惑”。幫幫我一直以來都在接觸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老師。曾經我收到一位學生的私信,她要我發(fā)起一個話題,讓大家講述一下自己和輔導老師的故事。
看著大家講的那些故事,感受著他們文字描述的情緒,我深深感受到:
如今的師生已不是曾經那種如父如子的嚴謹關系,而變得亦師亦友,甚至宛如“損友”般的關系。當然老師們還是會嚴格得傳道授業(yè),只是他們同時還會將自己的經驗和對生活的總結,以平等的姿態(tài)分享學生;而學生也會交流談心,傾述煩惱、互換真誠。
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師生關系吧!
滑動下圖手機
查看幫幫學子們和輔導老師的故事
幫幫互動時刻:
你有沒有被博森的故事感動到呢?留言區(qū)說出你和作業(yè)幫輔導老師的故事,挑選5個點贊最高的故事每人送一臺喵喵機P2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就給幫幫點贊+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