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作文|2023高考作文寫作訓練注意事項

上海高考作文
2023/5/19
近日,各省市發(fā)布了關于2023年高等院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的相關公告,公布了關于今年高考的相關政策及高考的具體時間安排,距離2023年高考考生參加高考近在咫尺,那么作為高考語文試卷中分值較大的模塊,作文寫作訓練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3年高考作文寫作訓練注意事項
距離高考近在咫尺,想要在剩下的時間里大幅度提升作文分數(shù)比較困難,此時在寫作訓練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問題:
1.熟悉命題要求:仔細閱讀命題要求,了解題目所涉及的主題、角度和限制條件。
2.確定文章結構:根據(jù)題目要求和自己的思路,確定文章的結構,包括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個部分。
3.做好素材準備:在寫作之前,要充分準備素材,包括相關的事實數(shù)據(jù)、案例分析、引用名言等。
4.注意語言表達:在寫作時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流暢性和連貫性,避免出現(xiàn)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
5.突出主題思想:在文章中要突出主題思想,并通過合理的論證和舉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6.注意篇幅控制:在考試中要注意篇幅控制,確保文章長度符合要求并且沒有冗余內容。
7.尋求指導和反饋: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尋求老師或同學的指導和反饋,及時糾正不足之處,提高寫作水平。
想要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兼顧到以上內容,最好是在練習過程中不斷修正。為此,本站特為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整理了真題信息,以用作考生的練習資料。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
小時候人們喜歡發(fā)問,長大后往往看重結論。對此,有人感到擔憂,有人覺得正常,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1) 自擬題目;(2) 不少于800字。
題目解析:
本題體現(xiàn)出上海卷高考作文一貫的出題風格,意在考查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題干中,“小時候”與“長大后”,“喜歡發(fā)問”與“注重結論”是兩組含義相對的詞語。面對“從小時候到長大后,從愛提問到重結論”的現(xiàn)象,有的人“感到擔憂”,有的人則“覺得正!保@便讓題干的論述點更聚焦在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愛提問好,還是重結論好”這樣的論題上。
細致思之,答案便不難得出了,“愛提問”是童真時代對世界的每一種好奇、興致,是指引我們不斷探索和前行的動力之一;“重結論”是成長路上人越來越成熟的標志之一,是人越來越懂得利用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成果的依據(jù)。一味只注重提問,便會偏廢對結論的關注,削減了“提問”發(fā)起的意義;一味只注重結論,則會被固封于既有經(jīng)驗之中,丟失了探秘更廣闊可能的機會。因此,最佳的結論是在成長過程中,“發(fā)問”與“重結論”都很重要,二者應當并舉,不可偏廢。
寫作指導:
針對此試題,寫議論文再合適不過。我們可以將論點明確為,“以發(fā)問之心,踐結論之本”,或“仔細求證,大膽發(fā)問”等等,總之,能夠闡述出自己對“發(fā)問”與“結論”之間關系看法的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關于“發(fā)問”與“結論”之間的分點論述,我們能夠想到的觀點其實也有很多,如,“發(fā)問”可以指什么,如一種好奇心、探索心、嚴謹態(tài)度等;“結論”可以指什么,如一種務實態(tài)度、實踐能力等;只有有結論的發(fā)問,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這正如牛頓之于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居里夫人之于鐳的發(fā)現(xiàn);只有針對既有結論保持發(fā)問,才能促成更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墨守成規(guī)地只重結果會讓許多事務流于形式,只有不被例行公事消磨耐性,時時擦拭心塵,保有一份好奇之心,才能獲得更多的樂趣。發(fā)問與結論應當更好地融合,不應只拘泥于其中一點,捆縛住自我成長發(fā)展的腳步和空間。 此外,我們也應當注意,這道作文題有的同學可能會寫成“論述過程與結果的關系”,造成偏題錯誤。這是沒有仔細審題導致,應須避免。
更多年份高考真題及解析指導>>高考作文
更多高考生所需資料:
>>>高考專欄:
2023屆高考考生所需資料合集!
更新各省市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及高校最新動態(tài),根據(jù)官網(wǎng)實時更新中~
省去考生收集信息的時間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