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三大守恒定律怎么理解

高中化學
2022/2/5
物料守恒可以理解為原子守恒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說“任一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指原子核中質子數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數量分別保持不變“; 電荷守恒定律,即在涉及離子的化學反應前后,凈電荷數不發(fā)生改變; 質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質子和堿得到的質子數目相同。
化學中的三大守恒1、電荷守恒:電解質溶液中,不論存在多少種離子,溶液總是呈電中性,即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一定等于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也就是所謂的電荷守恒規(guī)律,如NaHCO3溶液中存在著如下關系:c(Na+)+c(H+)=c(HCO3-)+c(OH-)+2c(CO32-)
2、物料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種類增多,但某些關鍵性原子總是守恒的,如0.1mol/L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種形式存在,它們之間有如下守恒關系:c(K+)=2c(S2-)+2c(HS-)+2c(H2S)=0.2mol/L
3、質子守恒:在任何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OH-始終相等,即溶液中H、O原子之比恒為2:1,故有:c(H+)+c(HS-)+2c(H2S)=c(OH-)
三大守恒定律的規(guī)律1、電子守恒電子守恒是指在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定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電子守恒法常用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及電解過程中電極產物的有關計算等。利用電子守恒法解題的步驟:首先找出氧化劑、還原劑及 其物質的量以及每摩爾氧化劑、還原劑得失電子的量,然后根據電子守恒列出等式。氧化劑的物質的量X每摩爾氧化劑得電子數還原劑的物質的量每摩爾還原劑失電子數即可解得。
2、元素守恒元素守恒 ,即化學反應前后各元素的種類不變,各元素原子的個數不變,其物質的量、質量也不變。元素守恒是質量守恒定律的具體體現。元素守恒法是巧妙地選擇反應體系中始終保持相等的某粒子,或以幾個連續(xù)的化學方程式前后某粒子(如原子、離子)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或某兩種粒子的個數比保持不變)作為解題的依據。用這種方法計算只需要找到反應起始和終止時粒子的對應關系,即可通過簡單的守恒關系計算出結果。如金屬與硝酸反應,利用氮原子守恒,即硝酸總物質的量等于硝酸鹽中硝酸根離子及氮的氧化物的物質的量之和。
3、電荷守恒的意思就是任一電中性的東西比如化合物、混合物、單質、膠體等等,電荷的代數和為零,即正電荷總數與負電荷總數相等。電荷守恒還包括離子反應前后離子所攜帶的電荷數量總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