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也的含義是什么

高中語文
2022/1/2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智慧!笆侵病敝械摹爸蓖ā爸恰保ㄖ腔鄣囊馑迹。語出孔子·《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簡介《論語》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后,《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農歷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先祖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也有是孔廟祭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