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和影響

高考資訊
2022/1/24
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創(chuàng)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在軍事上繼續(xù)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qū)(會稽)的統(tǒng)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lián)系。
措施1、改革官制,確立了三省六部制
在中央設立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為最高權力機關。內史省的長官是內史監(jiān)、令,是決策機關,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有取旨決策之功。
2、減化地方行政機構,加強地方控制
在地方,這改變南北朝以來,郡縣設立既多且濫,“地不過百里,數(shù)縣并置,戶不滿三千,二郡分領”的官多民少,十羊九牧的狀況。根據(jù)“存要去閑,并小為大”的原則,把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兩級制(煬帝改為郡縣二級),這樣裁并了大量的冗官,節(jié)省了政府開支,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3、創(chuàng)科舉制
九品中正制日益成為世家大族把握政權的工具,隋文帝開皇三年,正式廢棄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試的辦法,以才選人。開皇十八年,下詔“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干濟二科舉人”,煬帝時(605年)又增進士科。進士科的設立,標志著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
4、改革府兵制
宇文泰創(chuàng)立府兵制,府兵世襲為兵,另立軍籍,是不屬于地方的兵農分治的職業(yè)軍人。隋朝進行改革,漸使兵民合一。文帝開皇十年規(guī)定:“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tǒng)領,宜依舊式!备幻嬖谥菘h落籍,“一與同民”按均田制下授田,耕種田地,但免租調;一方面仍保留軍籍,輪番宿衛(wèi),戰(zhàn)時自備武器資糧出征,使府兵既是府兵制下的軍人,又是均田制下的農民,從而使府兵制與均田制進一步結合起來。使兵農合一,軍農合一。
影響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長期分裂局面。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創(chuàng)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在軍事上繼續(xù)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qū)(會稽)的統(tǒng)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lián)系。
以上就是高考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隋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和影響問題,想要了解的更多關于《隋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和影響》相關文章,請繼續(xù)關注高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