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地理會考必考內容

地理知識點
2022/1/21
會考被人稱為小高考,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小編在此整理了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高中地理會考必考內容1.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
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統(tǒng))——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外部:
(1)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
(2)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
自身:
(3)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響:發(fā)出電磁波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
發(fā)出高能帶電粒子——產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
影響地球氣候、災害——水旱災害,誘發(fā)地震
4.自轉、公轉的特點
5.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2)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3)地轉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晝夜長短的變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晝逐漸變短,夜逐漸變長。
(2)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4)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2)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
(3)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5)直射問題:一年之中,有兩次直射的是南北緯回歸線之間,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緯回歸線。沒有直射的是南北緯回歸線分別到達南北極的緯度。
(6)日出日落:晝夜長短。日出變早,日落同程度變晚。
(7)影子問題:太陽高度角變小,影子變長。
8.四季的變化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jié)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