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如何弘揚五四運動精神

高中歷史
2022/1/20
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覺服務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斗,不懈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直到今天,這一精神仍然是我們必須提倡和發(fā)揚的。
愛國與進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礎和源泉。雖然來當年有特殊的歷史條件、社會背景,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在任何時候、任何歷史條件、任何社會背景下,都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更不敢忘記。而進步對于一名青年來說,意味著不斷進取源、永遠向上。忘記進步,就意味著落后。今天,雖然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社會變革的步子很快,但愛國和進步仍然應該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中不變的主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應該懂得愛國的意義、進步的作用。
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與動力。民主,是一個國家和諧有序、健康發(fā)展必備的條件。沒有民百主的氛圍,沒有民主的氣息,這個國家就沒有生機、沒有活力?茖W,則是一個國家振興、發(fā)展和強盛的不竭動力,一個科學不發(fā)展,科學氛圍不濃,科學創(chuàng)新不多的國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發(fā)展的。民主與科學,貫穿于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之路、興旺之路、振興之度路。
弘揚五四精神需要新形式對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人來說,大多數都有過在集體組織中度過五四青年節(jié)的經歷,譬如入團儀式、五四紀念大會、表彰大會等等。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之歌,都有自己過節(jié)的特有方式。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就必須讓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的形式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契合當代青年的現實需要。
與先輩們相比,當代青年成長的環(huán)境更為優(yōu)越,他們能享受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教育機會,具備更寬廣的外部視野,因此,如果我們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的方式仍然停留在表揚先進、詩歌朗誦等傳統(tǒng)形式上,就很難吸引當代青年人。
新媒體是當今時代有效的傳播載體之一,也是當代青年人最愿意接受的傳播方式之一。在新的歷史時代,傳承和弘揚五四精神,離不開新媒體的參與。借助博客、微博以及其他即時通訊工具來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精神,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關部門應密切關注新技術的發(fā)展動態(tài),密切關注青年人的思想變化,拓寬五四精神傳承的渠道,吸引更多青年人參與,真正讓五四青年節(jié)成為青年人自己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