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什么 特點是什么

高中政治
2021-11-04 20:01:41 文/孫浩楠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國的發(fā)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新的間題?姑涝赏Y束;土地革命的任務已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完成;國民經濟恢復工作提前實現預定目標;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將開始;中國社會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新的形勢和新的問題,需要提出新的任務和目標。
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起草的關于總路線的宣傳提綱上,把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進一步完整準確地表述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并指出,“這條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特點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以工業(yè)化為主體,三大改造為兩翼,二者是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協調發(fā)展。這條總路線的實質是改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過渡時期總路線相關知識點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革命的第一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基本結束,第二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已經開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2、由于中國經濟的極端落后性和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需要一個相當長的 過渡時期總路線時期。當時估計至少需要三個五年計劃或更長一點的時間。
3、黨在過渡時期有著兩項互相聯系的基本任務,即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4、過渡時期總路線是革命和建設同時并舉的路線,“一化”是主體,“三改”是兩翼,二者互相關聯而不可分離。
5、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實質,是使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成為我國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經濟基礎。
6、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發(fā)展重工業(yè),以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由于我國的工業(yè)化,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工業(yè)化,因此,必須首先發(fā)展國營工業(yè),并逐步對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7、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必須經過合作化的道路,必須采用說服教育、示范和國家援助的方法。
8、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樣要經過合作化的道路。
9、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是在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針指導下,第一步把私人資本引導到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上來,第二步逐步地變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為社會主義經濟。
10、加強黨的領導作用,是中國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徹底勝利的保證。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向是正確的,它指導我國順利地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指導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勝利建立。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過渡時期總路線也存在著難以避免的歷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性問題,并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