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有這4個行為,孩子幸福感很低

高考學(xué)習(xí)經(jīng)驗
2021-8-18 17:02:33 文/許鵬 圖/董梓涵
來源|兒童心理課堂(ID:guanaibaby)
為什么一個家庭里,總是媽媽對孩子比較嚴格?
最近看了綜藝《上班啦!媽媽》,張萌的一段話說出了無數(shù)媽媽的心聲。
媽媽對孩子嚴格是因為媽媽對孩子的成長上心啊,而不少爸爸是詐尸式育兒,平時根本不管孩子,偶爾出來指指點點,還認為自己都是對的。
一股迷之自信,把媽媽氣到翻白眼。
圖片來源:綜藝《上班啦!媽媽》
媽媽們既要嘔心瀝血的輔導(dǎo)孩子,還要應(yīng)付爸爸的瞎指揮,能不累不苦不嚴格嗎?
便宜都讓有些什么也不做的爸爸占了,媽媽反而落了個虎媽的惡名。
這幾年,“喪偶式育兒”,“詐尸式育兒”等吐槽詞匯的出現(xiàn),也能看出很多爸爸在養(yǎng)育孩子上的消極懈怠和不作為。
養(yǎng)娃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單打獨斗,爸爸當起甩手掌柜的劇情經(jīng)常上演。
有些爸爸雖然也陪伴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時,總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也會給孩子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
外網(wǎng)上盤點了爸爸最傷孩子的4種行為,看看你中招了嗎?
01
對孩子嚴酷,只會發(fā)號施令
有一種爸爸,平時不僅不尊重孩子的想法,還常常以大人的姿態(tài)來壓制孩子,一旦孩子表現(xiàn)得不好,就會嚴厲的責(zé)罰孩子,甚至是言語的謾罵和抨擊。
身邊有位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兒子有段時間學(xué)習(xí)退步厲害,原來是他偷偷玩起了手機游戲。
爸爸知道后,火冒三丈,“再玩打斷你的腿”,“再考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男孩害怕再次被爸爸打,就安分了幾天。
看兒子乖乖就范,爸爸很洋洋得意,覺得對付不聽話的孩子,就得采取強硬手段。誰知道等他出去工作后,兒子又開始玩起了游戲,而且愈加沉迷。
爸爸像對待下級一樣教訓(xùn)兒子,一味對孩子發(fā)號施令,孩子根本沒有聽進去爸爸的話,當時只是害怕,親子之間沒有良性的互動,沒有愛的連接,只會讓孩子更加對手機產(chǎn)生依賴。
專制和強勢的爸爸,對孩子心靈的打擊是很深重的,孩子在嚴酷的家庭氛圍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情感無法得到外在的釋放,會逐步往內(nèi)積壓,時間久了,孩子的成長不堪重負。
沒有孩子喜歡高高在上的爸爸,有耐心,愛心,接地氣的爸爸才能走進孩子心里。
在家里,爸爸多蹲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回應(yīng)孩子的情感,這樣才能建立起牢固的親密關(guān)系,孩子才會跟你敞開心扉,無話不談。
02
不肯花時間陪孩子
父親這一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有些家庭,爸爸仿佛成了隱形人,一讓他多陪陪孩子,就甩出工作太忙,下班太累等一堆借口。
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又抱怨孩子跟自己不親,想要拉攏孩子的心時,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又格格不入。
就像龍應(yīng)臺說的那樣,“父母都是有有效期的”,錯過了孩子身心發(fā)展最重要的10來年,就真的很難再去追回和彌補。
微博上有位媽媽分享了女兒最近的苦惱,看后很讓人心疼。
小朋友上一年級,晚上跟媽媽聊天,她居然跟媽媽說自己不需要爸爸了,她覺得爸爸不關(guān)心她,不陪伴她,不在乎她。
指出了爸爸在她眼里的各種不合格:不回家,不做家務(wù),不陪伴,學(xué)習(xí)不過問,對家庭沒有交代,信息不回,電話不接。
媽媽沒想象到心思敏感的孩子,對于父愛渴求是那么強烈,又因為得不到爸爸的回應(yīng)而變得如此心灰意冷。
愛的維系需要花費時間,爸爸的缺席,不僅讓孩子心生怨恨,也讓媽媽身心俱疲。
正如《父性》一書中說的:“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郁!
爸爸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對孩子的社交能力,表達能力,性格方面都有很大的益處,而且爸爸積極承擔(dān)起育兒責(zé)任,也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減輕媽媽的負擔(dān),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03
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
有些爸爸在面對孩子哭鬧時,表現(xiàn)出一副很抓狂的神情,不能用積極的方式幫助孩子疏導(dǎo)情緒,還會嚴加呵斥孩子,讓孩子更加驚恐。
尤其是父親在面對男孩時,更是秉承“男孩有淚不輕彈”的觀念,覺得孩子哭哭啼啼就是矯情做作。
孩子哭鬧,發(fā)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感。如果遇到情緒問題,被強制要求憋回去,負能量得不到釋放,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情感創(chuàng)傷。
心理學(xué)家弗洛伊德提醒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丑惡的方式爆發(fā)出來!
前幾天在餐廳吃飯,隔壁桌一位爸爸訓(xùn)斥孩子,嗓門特別大,原來是兒子在學(xué)校跟同學(xué)發(fā)生了矛盾,孩子試圖辯解,但爸爸一直打斷孩子,根本不聽孩子解釋。
后來孩子委屈的不得了,忍不住哭了,這位爸爸更是火大起來,“哭什么哭,你還有臉哭,丟人”,孩子害怕的趴在桌子上努力憋著,小聲啜泣,他的爸爸沒等孩子吃兩口,就甩臉走了。
看著孩子急沖沖的追上去的背影,真替孩子感到委屈,孩子被爸爸冤枉,連哭都成了錯。
情緒不會無緣無故消失,這些不好的情緒,如果不能合理宣泄,就會變成孩子傷害自己的利刃。
允許孩子哭,比允許孩子笑還重要。
孩子的哭聲背后,隱藏著各種需求,希望被父母看到,每個爸爸都要對孩子再多點耐心和寬容心,允許孩子在你的懷里哭泣,沒有什么比爸爸的肩膀,更能帶給孩子安全感。
04
不尊重你的另一半
教育中最糟糕的事情,莫過于在孩子面前,貶損自己的另一半,踐踏伴侶的自尊。
之前在facebook上看到一個帖子,一位媽媽很苦惱的跟朋友聊天,提到家里的兩個女兒,都表達了自己以后不會結(jié)婚的意愿。
沒想到女孩們之所以厭惡婚姻,是因為她們覺得爸爸在家里常常對媽媽大呼小叫,頤指氣使,有時候還在公開場合談?wù)搵寢尩牟皇,這讓她們?yōu)閶寢尨虮Р黄,感到委屈?/p>
媽媽已經(jīng)逆來順受爸爸的壞脾氣,卻沒想到這一切都被女兒們看的真真切切,并且決定著她們對婚姻的消極想法。
如果家里有女兒,爸爸的暴躁和傲慢會影響女兒的擇偶觀和婚姻,家里有男孩,也會給他最壞的示范。
一個好的爸爸,會愛護和尊重自己的愛人,會在孩子面前,維護媽媽的形象。
曾經(jīng)看到一個小故事,特別暖心,有一次媽媽嘗試了新的菜式,結(jié)果調(diào)味放多了,很難下咽。
結(jié)果媽媽問爸爸味道如何,爸爸很開心對媽媽夸個不停。
然后旁邊的女兒很不解,偷偷跟老爸說,這真的很難吃,爸爸打斷她說,“我吃下去就一會兒的功夫,但如果說難吃,媽媽會失落一星期,我們不能挫敗媽媽做美食的信心啊!
不得不說,這位爸爸好有智慧,知道妻子是容易灰心的性格,在孩子面前,給媽媽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有愛和諧的家庭,都有一個懂得尊重伴侶的丈夫,有一個教會孩子事事為他人著想的爸爸。
05
以上就是爸爸容易跑偏的4種不好的習(xí)慣,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捷徑可走,耐心,陪伴,愛,永遠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最后跟大家分享導(dǎo)演李安的一段話,清醒又充滿智慧。
他說,“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說,我就可以很自然得到他們的尊敬,你每天還是要來賺他們的尊敬,你要達到某一個標準,因為這個是讓我不懈怠的一個原因!
并不是做了父親,就天然的可以讓孩子親你愛你,要保持敬畏,認真付出,努力的做好父親角色,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喜歡,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童年。
跟各位爸爸們共勉!
*來源簡介:兒童心理課堂(ID:guanaibaby),關(guān)注兒童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學(xué)發(fā)展;關(guān)注撫養(yǎng)者心理健康,陪伴爸爸媽媽成長。
成長/教育 廈門35歲夫妻確診新冠,丈夫行蹤曝光后,全網(wǎng)媽媽們羨慕哭了…… |
成長 / 教育 凌晨3點,《鄉(xiāng)村愛情》“謝大腳”車禍去世,現(xiàn)場畫面首次曝光讓人后怕… |
您的分享、點贊、在看
就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