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東京奧運會3,8大寫作角度、16段時評集錦、2篇優(yōu)秀范文…

高考學(xué)習(xí)經(jīng)驗
2021-8-18 17:02:16 文/姚瑞
來源:高中語文(gzyw11)
01
時評片段集錦及適用話題
1、沒有一個奧運冠軍是理所當然的
人民日報 史雅喬
在“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jié)”的奧運精神下,人類不斷挑戰(zhàn)自我,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沒有人能永遠都是冠軍,但永遠都會有人是冠軍。國乒不是神,更不應(yīng)該因榮耀被神化。五環(huán)旗幟下,沒有一個奧運冠軍是理所當然的。
寫作話題:冠軍、輸贏、榮耀
2、為“更團結(jié)”的奧運加油!
人民日報 劉峣
幾天前,人們耳熟能詳?shù)膴W林匹克格言增添了新內(nèi)容——在“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加入了“更團結(jié)”!案鼒F結(jié)”的奧運充滿希望,值得期待。
當今時代,團結(jié)的意義和重要性更勝以往。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包括疫情在內(nèi)的新挑戰(zhàn),全世界更需要相互理解、友誼、團結(jié)和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精神。
寫作話題:團結(jié)、命運共同、和諧
3、古老的奧林匹克該如何改變自己擁抱今天
光明網(wǎng) 評論員
無論是滑板、沖浪,還是街舞(霹靂舞)、攀巖,這些運動代表著一種年輕文化,也都擁有著足夠的運動開展基礎(chǔ)。我們樂于見到這些能夠吸引年輕人目光的新項目,但也不得不權(quán)衡這些新項目可能帶來的問題。就如街舞進奧運。街舞在人們的認知中,其身份標簽多為藝術(shù)而非競技體育。奧運會是一個競技體育的賽場,是競賽就一定有標準,需要分輸贏,但藝術(shù)是沒有標準的。因而,街舞成為競技體育項目,如何確保其公平性,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寫作話題:團結(jié)、和諧、命運共同
4、長大的中國00后能守護中國,亦能為國爭光
半月談 張婉祎
如果說“沉穩(wěn)”是楊倩的制勝法寶,那么領(lǐng)獎時的“比心”動作,則顯示出00后特有的“萌”。楊倩的精彩亮相讓我們恍然發(fā)現(xiàn),中國的00后已經(jīng)長大,青春可愛的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時代的舞臺。
......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時期也!鄙鐣(jīng)疑惑:在物質(zhì)豐裕時代成長的一代年輕人能否成為國家未來的脊梁,成為值得信賴的、新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青年們從未反駁這些被質(zhì)疑的話語,但當危機來臨之際,當被時代選擇之時,他們扛起了責任的大旗,給國家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寫作話題:青春、青年、責任
5、逐夢奧運,閃光的不只是“金子”
新華網(wǎng) 毛同輝
是啊,在奧運盛會的領(lǐng)獎臺上,閃光的不只是“金子”,每個名次的取得,因為同樣浸潤著備戰(zhàn)的汗水和淚水,同樣凝結(jié)著勇于挑戰(zhàn)、拼搏進取的可貴精神,同樣實踐著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的價值理念,所以同樣熠熠生輝,光耀人心。
金牌作為比賽中的一項至高榮譽,人人歆羨、備受關(guān)注。但是奧林匹克的意義卻并非僅僅體現(xiàn)在金牌上,而更在于讓人們從比賽中感受競技運動的力量之美、速度之美,感受選手們在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中展示出的精神魅力、人格光芒,享受體育運動本身帶給人們的快樂和精神的熏陶。
寫作話題:奧運精神、奧運內(nèi)涵
6、金牌不是定義奧運英雄的唯一標準
北京日報 鄭宇飛
不唯金牌論英雄,并非不看重金牌,而是要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比賽。在極有希望的項目與金牌擦肩而過,當然會十分遺憾,當然要復(fù)盤分析,當然要積極改進,但不能讓“奪金”成為運動員肩上不可承受之重,而“失金”的運動員也沒有必要去說“對不起”。作為觀眾,我們在奧運會上欣賞力量、速度、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要去收獲體育精神對我們的激勵。就像中國女排之所以成為“全民偶像”,難道因為她們是“常勝將軍”嗎?女排不是沒有過低谷,也經(jīng)常遭遇挫折,但讓我們感動和銘記的,是女排姑娘永不言敗、愈挫愈勇的精神。我們看比賽,固然要關(guān)注成績,但更應(yīng)當聚焦成績背后的奮斗拼搏。從廖秋云、徐嘉余,到許昕、劉詩雯,他們表現(xiàn)出的那種絕不言棄的韌勁,帶給我們的鼓舞早已遠遠超越金牌的分量。
寫作話題:成功與失敗、堅持與放棄
7、奧運背包見證中國制造風采
廣州日報 夏振彬
體育盛會是競技的賽場,也是交流、展示的舞臺。在東京奧運會賽場,隨處可見中國元素、中國風采。就以運動器械、運動裝備來說,紅雙喜、瑞豹自行車、安踏、李寧、張孔杠鈴、天速地膠……中國制造已然成為賽場上另一道讓國人驕傲的風景線。比如瑞豹自行車代表我國自主運動自行車品牌,首次登上奧運會公路大組賽賽場,此次“征戰(zhàn)”三大項目,進一步打破了歐美品牌在高端運動自行車制造領(lǐng)域的壟斷;此次奧運,紅雙喜為乒乓球、羽毛球兩大項目提供賽事器材,韓國、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用上了全紅雙喜配置的底板和海綿。
寫作話題:中國制造、大國自信
8、國乒混雙銀牌,“金牌非我莫屬”不是好心態(tài)
紅網(wǎng) 樊水科
站在擂臺上,就不可能有永久的擂主。從長遠來看,這次失利對我國乒乓球的發(fā)展有好處,也有助于改變運動員、媒體和公眾對于乒乓球比賽冠軍舍我其誰,金牌非我莫屬的自負心態(tài)。我們要理性對待這樣的意外,才能從“孤獨求敗”的心態(tài)中走出,面對賽場瞬息萬變的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和冷靜的判斷。只有輸?shù)闷,才能贏得久。因為,沒有冠軍是輕松隨便獲得的,“每一塊金牌都是硬拼來的”這種心態(tài)就比“金牌非我莫屬”更理性更健康。
寫作話題:贏、正確對待金牌
9、為獎牌而歡呼,更要為精神而感動
紅網(wǎng) 楊鑫媛
從歷史的角度看金牌。113年前,我國還未取得舉辦奧運的資格,但我們企盼金牌;89年前,劉長春只身代表中國參加奧運空手而歸,我們渴望金牌;37年前,許海峰一槍實現(xiàn)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輝光乍現(xiàn);13年前,我們舉辦奧運,金牌數(shù)達到世界第一,舉國歡騰,卻逐漸陷入對金牌的“魔怔”;16年里約,中國金牌數(shù)大幅下滑,輿論嘩然;如今,中國隊金牌失落,拒絕反感者有之,亦不乏鼓勵安慰之聲。
金牌的確重要。它是中國運動員優(yōu)秀的表征,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望、是民族自豪和自信的來源,亦是一定程度上國家強大的體現(xiàn)。
但金牌也不重要。如今我國國力增強,政治實力、經(jīng)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不必再為奧運會上得幾塊金牌而揪心。我們應(yīng)更享受奧運的過程,更接近奧運精神的本真。
寫作話題:正確對待金牌、剖析奧運精神
10、短暫的失利終會過去,傳承的精神永將銘記
紅網(wǎng) 黎芷筠
事實上,金牌數(shù)量不是最重要的,比它更值得關(guān)注的是我們的運動健兒們在比賽中體現(xiàn)的精神——敢拼敢搏、不拋棄不放棄的運動精神和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jié)的奧運精神。這種精神是無法用金牌衡量、用物質(zhì)換取的。
這種精神體現(xiàn)在女籃隊員即使落后也每球必爭、每球必搶的行動上;這種精神也體現(xiàn)在混雙即使出現(xiàn)失誤也絕不放棄、努力彌補的態(tài)度上。這種精神,給了運動員面對失敗再來一次的勇氣;這種精神,給了他們頂住質(zhì)疑站上賽場的決心;這種精神,給了他們?nèi)淌懿⊥磮猿钟?xùn)練的毅力……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精神,他們才能熬過艱難的訓(xùn)練,最終站在賽場上書寫他們的傳奇。金牌只是階段性的結(jié)果,它不是目的,體育競技的目的應(yīng)該是傳承并弘揚奧運精神,而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這樣做的。
寫作話題:正確對待金牌、剖析奧運精神
11、00后健兒勇奪金,后浪奔涌在時代潮流里
紅網(wǎng) 曾羽熙
運動賽場上,00后在接力。00年的楊倩和李盈瑩、03年的嚴海濱、04年的管晨辰,這些年輕的運動員以青春之我耕耘在比賽場上,盡顯后浪風采。他們無限美好,又異常冷靜。楊倩的胡蘿卜頭繩以及指甲上的粉色珍珠美甲都體現(xiàn)著00后的青春洋溢;姜冉馨手插兜、面無表情的比賽,反映了00后自帶的氣場。場上的她們自信地讓國歌唱響東京,場下的她們也熱衷于綜藝、追星與自拍。在面對重任時,00后義不容辭地冷靜上前,在回歸自我后,00后盡情揮灑青春的活力,這是00后的風采,也是后浪的本真模樣。
00后健兒打破了以往世人對運動員的刻板形象,以自信大方、真實得體的姿態(tài)走向世界。大眾眼里“身負為國爭光的使命”的奧運健兒形象,讓人略有壓力;西方視角里“不懂審美”“單調(diào)無趣”的中國運動員形象,過于片面。00后健兒們用自己自信的言語、得體的舉動,讓國人以及西方人士看到中國的青春力量。新一代的青年既有老一輩的努力、拼搏,又有獨有的靈氣和活潑。他們的形象更加立體、多元,全面展示新時代的中國姿態(tài)。
寫作話題:00后、青春力量、中國姿態(tài)
12、當我們炮轟“打分不公”之后
新華網(wǎng)
在28日東京奧運會有明體操館,當肖若騰、孫煒在男子六項里頻頻亮出優(yōu)質(zhì)動作,然而分數(shù)卻始終不如東道主小將橋本大輝時,網(wǎng)友們?nèi)呵榧嵙恕?/p>
當我們發(fā)泄完憤怒,或許可以冷靜下來想一想:罵完了,然后呢?
坦率而言,這里有疫情的原因。在東京奧運會正式宣布推遲一年之前,在疫情期間,不僅整支隊伍精神狀態(tài)、競技狀態(tài)的建設(shè)遭遇了挑戰(zhàn),缺少大賽錘煉也成為一道難關(guān)。
這里也有競技體操后備人才逐年縮水的原因。近來中國體操協(xié)會推廣的運動員分級制,就是試圖在競技體操與“快樂體操”之間,構(gòu)筑一條人才輸送通道。當中國體操人才濟濟,當我們有足夠資本、不再需要“排兵布陣”,或許下一場“青春風暴”就是我們的。
寫作話題:理智對待、放平心態(tài)
13、勝負乃是常事,競技精神更顯珍貴
海報評論員 孫華飛
東京奧運會開幕至今,多項賽事冷門頻發(fā)。美國男籃不敗金身告破、國乒混雙失金、日本男乒單打全軍覆沒、澳大利亞女籃慘敗比利時等,“爆冷”一時成了流量最高的奧運話題。奧運賽場上沒有理所當然的冠軍。要想取勝,唯有做到比對手更快、更高、更強。
“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曾說,古希臘人組織競賽活動,不僅是為了鍛煉體格和顯示一種壯觀場面,而且是為了教育人。一場“爆冷”、一匹“黑馬”,是打破現(xiàn)有競技格局、助推運動水平提升的催化劑。其所展現(xiàn)的精神風貌,對于感召和激勵觀看比賽的你我他,也是彌足珍貴的收獲。在勝負獎牌之外,這同樣彰顯了競技體育的非凡魅力。
寫作話題:正確對待輸贏、競技體育精神
14、讓奧運之光凝聚團結(jié)力量
新華社評論員
7月23日晚,當奧運圣火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熊熊燃燒,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奧運之光輝映飄揚的五環(huán)旗幟,穿透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為人們帶來溫暖與力量。
“在不知道這條隧道將要走多久的時候,我們希望奧運火炬能在隧道盡頭成為一盞明燈。”疫情肆虐之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曾這樣說道。奧運之光映照體育健兒的奮進之路,也將成為人類團結(jié)一心、共克時艱,向著光明未來攜手邁進的生動見證。
寫作話題:奧運精神、奧運期盼
15、樹立中國榜樣 再添國家榮耀
新華網(wǎng)
中國代表團無論是參賽規(guī)模還是參賽小項,都創(chuàng)境外參賽之最。期待中國健兒在東京力爭佳績、超越自我的同時,全面展現(xiàn)體育精神和新一代中國青年形象,為全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樹立中國榜樣,為祖國再添榮耀。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將東京奧運會的舉辦比作“黑暗隧道盡頭的一束光”。在東京,中國體育健兒不僅要爭金奪銀,更要在全人類共同的病毒威脅面前,展現(xiàn)中國體育一以貫之的團結(jié)協(xié)作、頑強拼搏、艱苦奮斗、永不言敗的精神,讓中國體育人和中國體育在東京閃耀奪目的光芒。2022年我們又將迎來北京冬奧會,人類將再一次在奧運旗幟下展現(xiàn)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必勝信念。從這個角度看,即將出征東京的中國代表團也是北京冬奧宣傳隊,肩負著讓中國體育這束光持續(xù)閃耀的責任。
寫作話題:青年形象、國家榮耀
16、“平視一代”看奧運:為何外媒感嘆“中國人變了”?
半月談
歷時17天、33個大項、339場小項,東京奧運會于昨天落下帷幕。
不再“唯金牌論”,中國觀眾更加自信和純粹。
如今,中國的強大早已融入方方面面,無需證明,獲得金牌與否并不會影響國人的自信心態(tài),今天的中國已擁有平視世界的底氣!70后、80后、90后、00后,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jīng)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么土了!弊鳛槠揭暿澜绲倪@一代人,我們不再唯金牌論,而是讓體育運動真正回歸到了體育本身。
不要哭,我們心疼!中國觀眾更加理性和溫暖。面對失敗,觀眾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明白體育競技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對于運動員,觀眾也給予了安慰和溫暖,即使沒有獎牌,但奧運健兒揮灑的汗水和背后的付出依然讓我們動容。
面對優(yōu)秀的對手,中國觀眾也給予真誠的掌聲。我們關(guān)心國家榮譽,也關(guān)注競技運動本身,為奧運健兒加油助威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優(yōu)秀的對手,并坦然承認對手的優(yōu)秀,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中國觀眾的氣度。
在賽場下的細節(jié)中,中國觀眾找到了奧運會更豐富的意義。發(fā)卡、美甲、項鏈、哪吒頭、保溫杯……除了賽場上的奮力拼搏,中國觀眾們也樂于發(fā)現(xiàn)運動員愛美愛生活的細節(jié)和動人之處。同樣,我們也為運動員之間棋逢對手的惺惺相惜、超越比賽的友誼而感動:諶龍與安賽龍在爭冠賽后互換球衣;管晨辰奪冠后,美國選手拜爾斯和蘇妮莎為其鼓掌;張雨霏擁抱病后回歸賽場的日本選手池江璃花子……相關(guān)話題多次登上熱搜,觀眾與運動員實現(xiàn)共情,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jié)的奧運精神,在中國觀眾心中得到了更好的詮釋。
是的,這屆中國觀眾變了。從獎牌結(jié)果到比賽過程,從本國選手到優(yōu)秀的對手,從場上到場下,從競技到友誼,我們的關(guān)注點越來越豐富,也在勝負結(jié)果與獎牌數(shù)量之外獲得了更多樂趣,觀看奧運賽事帶來的體驗,遠遠超過了競技本身。
其實,不是中國觀眾變了,而是中國變了。中國早已不是“奧運第一人”劉長春身后那個積貧積弱之國,而是一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強大國家。越過比賽平視世界,中國觀眾在本屆奧運賽事期間的成熟表現(xiàn),是以強大的國家實力為盾的。奧運精神,愛國精神,或是不同名次不同獎牌的意義,這前后17天的觀賽收獲,也將以更加深刻的形式,根植于中國觀眾心中。
最好的觀眾,配得上最好的比賽。別了,奧運,期待再見!
寫作話題:青年形象、中國底氣
02
奧運寫作角度分析及范文展示
角度一:國人的“金牌情結(jié)”比過去更加理性而包容。
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集中展示。很多運動員都把參加奧運會,拿一枚金牌,當作人生的最高目標。奧運會集中了最為優(yōu)秀的選手,奧運會的舞臺更能檢驗和證明運動水平、拼搏價值。一個國家在奧運會上有表現(xiàn),對于展示綜合國力和提振民族自信心,也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聯(lián)。過去,一些運動員到了奧運賽場,會出現(xiàn)壓力過大乃至“輸不起”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這種情況少多了。誠然,在運動員身后,仍然有著各種各樣的期待,希望運動員賽出水平,但這種期待,更多是一種祝福,是一種激勵,而不應(yīng)成為一種壓力。奧運健兒一次又一次的優(yōu)秀表現(xiàn),一枚又一枚收入囊中的金牌,一屆又一屆閃亮奪目的獎牌榜,這就是實力和底氣。從運動員的角度講,一路走來,又有誰對失利陌生?任何一個勝利者的成功奪冠,都是以他人失利為前提的;也從來沒有人永不失敗,成功者也曾經(jīng)多次成為過失利者。任何一場比賽,都有輸有贏,輸贏共同構(gòu)成了一場完整的比賽,只要努力了盡力了,就沒有太多遺憾。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zhì),不能做到認真比賽、淡看結(jié)果,也很難成為優(yōu)秀的運動員。
角度二:“唯金牌論”由來已久,本身就是狹隘的表現(xiàn)。
作為競技體育的頂級賽場,奧運會上的每場比賽都是高手對決。每一個能夠站在奧運賽場的選手都歷經(jīng)了艱苦訓(xùn)練、沖過了層層選拔,實力與付出毋庸置疑。可以說,每一個運動員都想站上最高領(lǐng)獎臺,都想實現(xiàn)“升國旗,奏國歌”,他們?yōu)閲鵂幑獾目释热魏稳硕紡娏遥仁潜荣,就必然有輸有贏有排名,競技體育的賽場隨時充滿了不確定性,好成績的取得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jié)果,臨場發(fā)揮狀態(tài)時有波動,而勝負則往往在毫厘分秒之間。即便是實力超群的運動員,也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同樣要一分一分去拼,同樣有失手的可能。只盯著最后的結(jié)果,只盯著唯一的冠軍,還以此對已經(jīng)拼盡全力的運動員指手畫腳、說三道四,顯然非;闹嚒
角度三:不唯金牌論英雄,并非不看重金牌,而是要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比賽。
在極有希望的項目與金牌擦肩而過,當然會十分遺憾,當然要復(fù)盤分析,當然要積極改進,但不能讓“奪金”成為運動員肩上不可承受之重,而“失金”的運動員也沒有必要去說“對不起”。作為觀眾,我們在奧運會上欣賞力量、速度、技術(shù),更重要的是要去收獲體育精神對我們的激勵。就像中國女排之所以成為“全民偶像”,難道因為她們是“常勝將軍”嗎?女排不是沒有過低谷,也經(jīng)常遭遇挫折,但讓我們感動和銘記的,是女排姑娘永不言敗、愈挫愈勇的精神。我們看比賽,固然要關(guān)注成績,但更應(yīng)當聚焦成績背后的奮斗拼搏。從廖秋云、徐嘉余,到許昕、劉詩雯,他們表現(xiàn)出的那種絕不言棄的韌勁,帶給我們的鼓舞早已遠遠超越金牌的分量。比賽仍在繼續(xù),還有很多中國選手將赴這場來之不易的“五年之約”。多一些真誠的掌聲,少一些無聊的口水,這是對運動員和奧運精神的尊重,也是大國國民應(yīng)有的表現(xiàn)。
角度四:奧林匹克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
這個“更”字意味著,奧運不僅是選手之間的比拼,更是一種對自己的超越?唇鼉商斓馁愂,曹緣、陳艾森在雙人十米跳臺遺憾摘銀,但接近完美的“最后一跳”扛住重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16歲小將曾文蕙在滑板街式?jīng)Q賽中位列第六,但中國奧運決賽第一人的突破讓人相信未來可期;第四次征戰(zhàn)奧運的跆拳道名將吳靜鈺雖然沒能再次奪牌,但34歲的她在退役后克服困難重返賽場本身就是傳奇……放手一搏、超越自己,即便沒有摘金,這份努力也同樣極具“含金量”,同樣值得最熱烈的掌聲與最崇高的敬意。
角度五:令人肅然起敬的中國體育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迸啪袷侵袊优徘蜿狀B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具體表現(xiàn)為:扎扎實實,勤學(xué)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jié)戰(zhàn)斗,刻苦鉆研,勇攀高峰。什么是乒乓精神?“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為國爭光的精神;發(fā)奮圖強、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不屈不撓、勤學(xué)苦練、不斷鉆研、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同心同德、團結(jié)戰(zhàn)斗的集體主義精神;勝不驕、敗不餒的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角度六:體育關(guān)乎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起人皮埃爾顧拜旦說:“一個民族,老當益壯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強;一個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弱!斌w育水平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xiàn)。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處于百業(yè)待興的時期。從全民健康的角度出發(fā),毛主席多次號召、指示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民眾的身體健康。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題詞:“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深刻揭示了體育的地位、作用和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xí)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在新時代提出建設(shè)體育強國,是中國國家整體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強盛應(yīng)有之義,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í)近平總書記用“四個重要”概括了新時代體育的新內(nèi)涵: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
角度七:體育不僅是競技,更要融入生活。
體育融入生活,可以緩解壓力,帶來快樂。歌德說:“只有運動才可以除去各種各樣的疑慮!斌w育作為一門學(xué)科、一種項目、一種精神,代表的不僅僅是運動本身,更是一種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F(xiàn)實生活中,可能有人僅僅把體育活動看作是消遣、休閑,有人把體育活動看作是玩耍、游戲,其實不僅如此。體育活動作為磨礪吃苦本領(lǐng)和鍛煉堅強意志的手段,可以把強健體魄、勇氣、意志上升為人格重塑的首要前提。青年學(xué)生在體育鍛煉中可以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享受樂趣。正如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深刻地意識到那樣,必須“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方能剛毅有為;體育的作用在于能“強筋骨”“增知識”“調(diào)感情”“強意志”。
角度八:體育除了能強身健體,還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于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和論述,古今中外有很多。柏拉圖說:“身體教育和知識教育之間必須保持平衡。體育應(yīng)造就體格健壯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體格!辈淘嗾f:“殊不知有健全之身體,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體柔弱,則思想精神何由發(fā)達?”毛澤東曾說:“德志皆寄予體,無體是無德志也。”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導(dǎo)人惲代英說:“不言體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識,言者暗矣,聽者心厭矣,究于事實何裨之有?”這些都說明了體育的功能不是單一的,它和德育、智育、美育、勞育等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甚至相互依存。
03
范文展示
強吾個體盛吾國家
眺望歷史的靄靄煙云,康有為正慷慨揮毫,“強國必先強民,強民必先強體。”是的,欲鑄造輝煌的泱泱大國,需要你我每一顆礫石的堅毅。
時代的浪潮拍打社會的水車,一切欣欣向榮地迭代著。然而,在繁盛的外表下,仍存在掩不住的層出的問題。青少年肥胖率飛漲,近視率飆升,體脂率高居不下……“民族之體質(zhì)日趨輕細”,不可不讓人為之心憂。“佛系青年”大行其道,喪系文化蔓延,精神軟骨病侵蝕理想……精神上的日漸衰微更令人心焦。強健個體的必要性,在這樣的時代語境里極為突出。
強個體,必先強其筋骨。如果人生是弩,我們要把自己鍛成最硬的柄,最韌的弓。舊有愛因斯坦堅持徒步走到皇宮;今有鐘南山不輟鍛煉,換來奔波在一線的身體底氣。強健的體魄是源頭活水,是高塔下的累土,是無數(shù)人生成就的不移基座。身體若是羸弱的,便常常帶來精神的頹靡,成為橫在前行路上難以逾越的山。于是乎我們可見,強健的體魄能為個人的生命燃起不熄的火把。
筋骨構(gòu)成支架,精神卻是填充血肉。王開嶺曾說,“即使還在匍匐,也要一寸一寸地前進!本竦纳幌,能夠讓我們的血更澎湃,生命更充盈。我們不能否認,萬物生而不齊,體格上的缺陷或難避免,而精神上的站立卻從不被桎梏。史鐵生在壯年失去了他的雙腿,再也無法奔跑在秋日的公園,無法為了理想奔走呼號。但他執(zhí)起筆,扶正自己的志氣,寫下了“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zhàn)卻不可須臾或缺!。中國,正是有了像這樣的精神之焰,一步一步站立著走到了現(xiàn)在。
處于百年之唯有大變局,歷史三峽風雨飄搖。疫苗還未全世界普及,病毒卻多處變種;中東戰(zhàn)事看似減息,實則暗流洶涌;國際關(guān)系空前承壓,中國面前,有著遠比過去五千年面臨過的所有一切更艱難的挑戰(zhàn)。
然而,毛澤東有言,“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這世上從來沒有能永遠驕傲跋扈的強者,也不會有永遠處于下風的弱者。憶古,流光溢彩的阿房宮毀于一炬;望今,曾被排擠于世界外交行列外的中國愈加強大。我們不該喪失希望,而該凝聚起滾石上山的力量。不息的鍛煉可以強健筋骨,抵御肉體上受到的威脅;而不渝的追求可以推動國家發(fā)展車輪滾滾向前,釀造出最美的中國偉夢。
“人者,動物也,則動尚矣!蔽覀兦嗄晔敲葎拥陌倩,是新發(fā)于硎的利刃,是中國唯一的接班人。唯有每個能動個體的自強,才能頂起強盛的國家。我們不僅要鍛煉我們的體魄,更要淬煉我們的品格,在涅槃的烈火里,燃出盛大而嶄新的中國。
朝讀書,暮讀書;體不強,胡為乎?
各位朋友:
一個木桶有多高,取決于最長那塊木板;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那塊木板。成了競技體育強國,說明中國體育有了高度;青少年體質(zhì)連續(xù)多年下降,說明木桶的短板正在變得更短。
國家強盛,民族復(fù)興,需強健青春生生不息地努力才能達到,不能僅靠金牌代表的最長那幾塊木板。中國在奧運會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中不斷摘金奪銀,但我們的競技體育強國更多的是靠舉國體制,體育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在中學(xué)生、大學(xué)生中,體育鍛煉還是可有可無的配角。對科比的崇拜,不能轉(zhuǎn)化為自己的體力耐力。身體素質(zhì),除了自己天天身體力行揮汗如雨,別無他法。身體素質(zhì)、體育能力只有靠經(jīng)常性的體育鍛煉才能達成。少年體質(zhì)不強,木桶盛水就會變成竹籃打水。
最酷青春,當尚英武之風,當如霍去病辛棄疾,當如林書豪。體育運動不僅有助于消除亞健康,更能讓開闊胸懷、觸發(fā)靈感、豪氣干云。沖浪蹦極、登山越嶺,不僅是運動項目,更能孕育廣闊的視野,孕育敢于冒險、敢于超越的精神。今天借“體育強國:少年何以強”論壇向社會呼吁:教育應(yīng)還青春以赳赳雄風,還體育以時間、空間和自由自主!
投身體育運動,是終生獲益的投資,各級政府、各種學(xué)校的人才選拔,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呢?好的身體,敏銳,善思,情緒穩(wěn)定,專注力強,工作起來以一當十。
今天,人類追逐的目標更加遙遠:要潛海,要駕飛機,要登月,戰(zhàn)斗機飛行員身體要能夠承受9G的加速度,體不強健,豈能遠行!有人說:未來時代會越來越自動化,體能不那么重要了。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腦力重要,不等于體力不要!今天的少年,就是明天的國民;今天的體能,就是明天的智能;有了耐力,才有明天。你愿意一生僅僅坐在電視機前為運動員喝彩?還是自己下場流汗鍛煉?
1917年毛澤東說“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1919年孫中山先生親書“尚武精神”,王維名篇《少年行》有“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的英武,曹植筆下《白馬篇》“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雄姿。強國,必先強身。
體育英姿,是永不落幕的時尚;體育精神,永遠鐫刻在人類理想的石碑上。赳赳青春,心中應(yīng)定格“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的理想!
謝謝大家。
04
熱門觀點
以強健之體魄 筑健康之中國
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鍛煉,也是對精神品質(zhì)的陶冶。毛澤東指出:“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xué)問道德之進修而收效遠。”可見,體育鍛煉與精進學(xué)問并不矛盾,體育鍛煉所涵養(yǎng)的不僅僅是強健體魄,更是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健康心理品質(zhì)。馬拉松的堅持,籃球的團隊協(xié)作,臺球的耐心等等,都能幫助我們在手足伸展、頭腦運轉(zhuǎn)時加強對心靈的塑造。
青少年體育不僅關(guān)乎個人發(fā)展,更牽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舊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蠻其體魄。”同學(xué)們,我們只有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才能成為體學(xué)兼優(yōu)的棟梁之才。體強勁而武風振,武風振而國力強。作為國家的新血液,民族的曙光,我們打造健康之軀必應(yīng)由鍛煉實現(xiàn)。
少年強則國強,這“強”首先是指身體強壯。作為學(xué)生,我們應(yīng)當自覺運動,樂于鍛煉,不讓電子產(chǎn)品搶占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讓學(xué)業(yè)壓力成為不愿運動的借口。家長、老師與學(xué)校,要支持我們參加體育鍛煉,讓我們在動靜兼?zhèn)、勞逸結(jié)合的調(diào)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學(xué)習(xí),也希望社會各界關(guān)注青少年體育教育的現(xiàn)狀,持續(xù)推進,為青少年強身健體提供更積極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環(huán)境。
以體育為支點,開啟完美人生。
體育是最好的社會實踐課,是最好的精神助推器。體育鍛煉,會磨煉意志;體育比賽,需要團結(jié)合作的意識,更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誰也不會忘記中國女排,她們堅忍不拔,拼搏奮斗,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她們身上展現(xiàn)了體育的精神光芒,很多時候是她們的精神為我們脆弱的人生指明了方向。科比曾說:“我失敗后再失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體育先輩奮斗的汗水讓我們體會到了體育運動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以體育為支點,我們才能積攢實力,振興中華,開啟人生新精彩。
作為00后,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上擔負著振興中華的重任,健康的身體、堅定的意志是我們的資本。輕視體育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挨打的民族,是衰亡的民族。我們每一次奔跑,每一次揮汗如雨,都不只是為我們自己,更是為了我們的偉大的中華民族!少年強則國強,只有我們的身體強壯了,才能蓬勃成長、向陽而生,我們的國家、民族才大有希望!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說:“一個民族,老當益壯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強;一個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個民族一定弱。”體育水平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xiàn)。強國必強體育,體育強則國家興。
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國民身體素質(zhì)是興國之基石。
“體”由一人一本構(gòu)成,身體是人之根本,國民身體素質(zhì)也是國家興盛的基石。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到“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后學(xué)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這一觀點在現(xiàn)在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輝。過去積貧積弱的中國被辱為“東亞病夫”,“國力苶弱,武風不振,民族之體質(zhì)日趨輕細”,當時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失去了話語權(quán),喪失了尊嚴。現(xiàn)如今,我國提倡全民健身運動,普及科學(xué)健身知識和方法,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國民身體素質(zhì)隨之增強,昔日的“東亞病夫”早已成為世界體育強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
加強體育鍛煉,改進國民價值觀念是興國之保障。
人的價值觀念具有歷史性,在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形成的價值觀是不同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的飲食結(jié)構(gòu)也在發(fā)生變化,在享受豐富美食所帶來的愉悅感的同時,由于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取過剩,能量消耗不足,現(xiàn)代“文明”病也逐漸低齡化。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仍存在學(xué)習(xí)成績被重視,體育鍛煉被淡化的現(xiàn)象。高中生近視者比比皆是,肥胖者也越來越多。學(xué)生們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希望,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更是美好生活的建設(shè)者,加強高中生體育鍛煉,改變高中學(xué)生體育鍛煉的價值觀念,甚至改變整個社會體育鍛煉的價值觀念勢在必行。
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態(tài)
李洪興
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全力專注于比賽的每個過程,弘揚著卓越、友誼、尊重的奧林匹克價值觀,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的良好形象。
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態(tài),超越自我是最佳狀態(tài)。在東京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選手頑強進擊:男子100米半決賽,中國奧運健兒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女子十米氣步槍決賽,“專注做自我”的“00后”楊倩摘得首金;舉重男子67公斤級決賽,“即使落后,也要絕地反擊”的諶利軍逆轉(zhuǎn)奪冠;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1/4決賽,四戰(zhàn)奧運、34歲的吳靜鈺遺憾止步,“當站在賽場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贏了”;中國女排雖無緣八強,還是每分必爭、每球必拼,“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沒有輕言放棄的賽局”……對奧運健兒來說,贏得精彩、拼得堅韌,提升了體育的“含金量”,激發(fā)著奮進的精氣神。
習(xí)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成績不僅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更在于體現(xiàn)奧林匹克精神,自強不息,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最可貴的不是戰(zhàn)勝別人,而是超越自己,是永不服輸、堅持到底的精氣神。4次出征奧運的鞏立姣,終于在練習(xí)鉛球項目的第二十一個年頭,圓夢奧運冠軍;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中國隊獲得第七名、無緣獎牌,卻刷新了亞洲紀錄,“超越自我,更是超越全亞洲”;舉重運動員侯志慧在賽前拉傷腰部,因為意志頑強才敢挑戰(zhàn)極限,“一把一把拼”……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全力專注于比賽的每個過程,弘揚著卓越、友誼、尊重的奧林匹克價值觀,詮釋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jié)”,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的良好形象。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作為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體育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百余年前,張伯苓有“奧運三問”,此后歷經(jīng)洛杉磯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悉尼奧運會金牌總數(shù)位居第三、北京舉辦“無與倫比的一屆奧運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距離開幕倒計時不足200天……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展現(xiàn)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今天,當人們對比曾經(jīng)亮相過奧運百米比賽的劉長春與蘇炳添時,1932年到2021年的89年時光跨越,見證了中國建設(shè)體育強國的拼搏歷程,折射出一個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史,也照見了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
奮斗創(chuàng)造歷史,拼搏成就未來。體育能提高人民身體素質(zhì)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更能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追求。當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進入了不可逆轉(zhuǎn)的歷史進程,我們踏上了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新輝煌,需要堅強的意志、不屈的韌勁、精神的偉力。
奧運時間即將結(jié)束,但是拼搏精神沒有盡頭。這屆奧運,人們記住了體育場館響起的國歌、升起的國旗,也記住了體育健兒在賽場上挑戰(zhàn)極限時的揮汗、吶喊。這些身影、動作和聲音,都成為一種集體記憶,激勵著拼搏者、引領(lǐng)著后來人。讓我們繼續(xù)奔跑,激揚意氣、鼓足信心,以奮發(fā)之姿贏得未來。
*來源簡介:高中語文(gzyw11),本公眾號尊重原創(chuàng),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好的內(nèi)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