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版】(2)

浙江高考語文
2014/6/12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20分)
走眼
王偉鋒
老街兩邊,一溜兒開有十多家古玩店!罢鋵汖S”的門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趙,做這一行已經(jīng)有20多年了。趙老板內(nèi)行,眼力好。據(jù)說,好東西只要打他眼前一過,沒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鈞瓷,吃不準(zhǔn)貨色。半條街的人都看過了,但誰也不敢拍板下結(jié)論。店主親自出馬,恭恭敬敬地請趙老板賞臉,過去給看一眼。趙老板熱心,當(dāng)即過去,反復(fù)把玩了,淡淡地說:“收著。”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顫聲問:“能收?”
趙老板朗聲道:“能收!”后來,那件鈞瓷出手,價錢竟然翻了10倍。自此,趙老板名聲日隆。
但是,新近開張的“云芳齋”的李老板卻偏不信這個邪。李老板的店原本開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時興起,在小鎮(zhèn)開了一家分店。他初來乍到,想干一件露臉的事,好在老街盡快站穩(wěn)腳跟。
這天,“珍寶齋”來了個外鄉(xiāng)人。看打扮,像是落難之人。一進(jìn)店,那人便掏出一個精巧的盒子,說盤纏兒不夠了,身上有塊玉,想換倆錢花;镉嫶蜷_盒子,一看,心里一驚,趕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閉目養(yǎng)神的趙老板請了過來。
趙老板拿過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蓋上盒子,端詳良久,問賣家:“想淘換多少錢?”
賣家說:“少說也得這個數(shù)。”說著,伸出五根手指。
趙老板不語,站起身來,踱了幾步,站定,對著賣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賣家搖搖頭,固執(zhí)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說:“這可是家傳的寶貝,低于這個數(shù),免談!
“收了。給客人添茶!壁w老板微微皺了皺眉頭,不動聲色地吩咐道?腿俗吆螅w老板拿了盒子,低聲囑咐了伙計幾句,然后不緊不慢地踱著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賣家出了古玩街,在鎮(zhèn)上拐了幾個彎,又勾回頭,一閃身進(jìn)了“云芳齋”的后院;镉嬤h(yuǎn)遠(yuǎn)地看得仔細(xì),回來向趙老板匯報。趙老板低頭沉思良久,嘆了口氣,說:“這個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幾個店主來到“珍寶齋”,進(jìn)門便嚷:“聽說貴店新近收了件好東西,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
趙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兒而已,不值一提!币娳w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聲嚷嚷:““趙老板,您不讓我們開眼,莫非您這一次走了眼,收了個扔貨?”
趙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聲。李老板愈發(fā)得意起來:“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趙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這可關(guān)系到“珍寶齋”的聲譽,連伙計都急了,趙老板依舊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領(lǐng)著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計實在忍不住了,說:“老板,您怎么一句話也不說啊?莫非咱們真的著了人家的道,收了個贗品?”
趙老板粲然一笑,說:“玉的確不怎么樣,但盒子實實在在是個好東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紋飾。你說,究竟是誰走眼了?”伙計明白過來,心里那塊石頭終于落了地。他不解地問:“既然如此,你為何不說,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趙老板長嘆一聲,說:“都在這個圈子里混飯吃,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一個月后,“珍寶齋”做成了一筆買賣,一個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賣了個好價錢,整條老街都轟動了。
不久,老街的人發(fā)現(xiàn),“云芳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轉(zhuǎn)給了一個本地人。
(本文有刪改)
11.趙老板在鑒定鈞瓷時,小說先用“淡淡”,后用“朗聲”來描寫他的神態(tài),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3分)
12.“買玉”情節(jié)中,作者使用了“歐•亨利筆法”,試作簡要分析。(4分)
13.小說結(jié)尾處,李老板為什么會悄悄摘牌走人?(3分)
14.這篇小說為什么要用“走眼”做題目?(5分)
15.結(jié)合趙老板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3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
歐陽行周文集序
(唐)李貽孫
歐陽君生于閩之里,幼為兒孩時,即不與眾童親狎,行止多自處。年十許歲,里中無愛者;每見河濱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獨娛之,常執(zhí)卷一編,忘歸于其間。逮風(fēng)月清暉,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釋,不自知所由,蓋其性所多也。未甚識文字,隨人而問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長吟高嘯,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識其志,每嘗謂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為汨沒之饑氓也。未知其為吉兇邪?”鄉(xiāng)人有覽事多而熟于聞見者,皆賀之曰:此若家之寶也。奈何慮之過歟?自此遂日日知書,伏圣人之教,慕愷悌之化,達(dá)君臣父子之節(jié),忠孝之際,惟恐不及。操筆屬詞,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發(fā)于鄉(xiāng)里之間。建中、貞元時,文詞崛興,遂大振耀,甌閩之鄉(xiāng),不知有他人也。
會故相常袞來為福之觀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頗嗜誘進(jìn)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為芝英,每有一作,屢加賞進(jìn)。游娛燕饗,必召同席。君加以謙德動不逾節(jié)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聲漸騰于江淮且達(dá)于京師矣時人謂常公能識真。尋而陸相贄知貢舉,搜羅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無倫比,故君名在榜中。常與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韓侍郎愈、李校書觀。洎君并數(shù)百歲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詳;切于情,故敘事重復(fù):宜其司當(dāng)代文柄,以變風(fēng)雅。一命而卒,天其絕邪!
君于貽孫言故舊之分,于外氏為一家。故其屬文之內(nèi)多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陽孝子傳》,《有韓城縣尉廳壁記》,有《與鄭居方書》,皆可征于集。故予沖幼之歲,即拜君于外家之門。大和中,予為福建團(tuán)練副使日,其子價自南安抵福州,進(jìn)君之舊文共十編,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請序。已諾其命矣,而詞竟未就。價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為觀察使,令訪其裔,因獲其孫曰澥。不可使歐陽氏之文遂絕其所傳也,為題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悵惘。②汩沒:淪落③歐:通“甌”。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蓋其性所多也 多:超過
B. 由是振發(fā)于鄉(xiāng)里之間 振發(fā):顯揚
C.宜其司當(dāng)代文柄 司:職掌
D.皆可征于集 征:驗證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隨人而問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 鄉(xiāng)人有覽事多而熟于聞見者
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C.君于貽孫言舊故之分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敘述歐陽行周的成長歷程,評定其文章特點,最后交代為文集作序的緣由,有接作序為其立傳之意,讀此可知歐陽行周為人為文之一斑。
B. 歐陽行周年少時酷愛山水與讀書,盡管鄉(xiāng)人都不喜歡他,父母也為他的將來憂心忡忡,但他天資聰穎,文筆超群,終于成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歐陽行周寫文章語詞清秀,思維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說理精辟,立論周密詳盡,擅長抒情,敘事委婉曲折,是韓愈、李觀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歐陽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嘆其身后蕭條寥落,將敬仰、追念古人的深情寓于敘事、議論之中,頗能感人。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jǐn)嗑洹#?分)
君 加 以 謙 德 動 不 逾 節(jié)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聲 漸 騰 於 江 淮 且 達(dá) 于 京 師 矣 時 人 謂 常 公 能 識 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此若家之寶也。奈何慮之過歟?(3分)
(2)又性頗嗜誘進(jìn)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21-22題。(7分)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三峽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楓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楓林:《楚辭•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句。
21.這兩首詩都以______來寫愁。(2分)
22.簡要分析這兩首詩抒情手法的差異。(5分)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保ā墩撜Z•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