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jié)|逐夢新時代,追憶舊時光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2021-5-07 20:06:47 文/閻鋒 圖/馬子涵
青年是什么?
百年前《新青年》發(fā)刊詞中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穿過歷史的時空跨越滄桑的歲月“青年”一詞在現(xiàn)時代更是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講道“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2019年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
五四青年節(ji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但它的來源和背后蘊含的現(xiàn)實意義
大家都有過認真了解嗎?
接下來跟著媒媒子一起來看看吧~
回望歷史
▲北京學生在街頭進行愛國演講
五四青年節(jié)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的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帝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39年,陜甘寧邊區(qū)西北青年救國聯(lián)合會規(guī)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jié)。
——
——
時代呼吁擔當
正如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102年前,中國有一群青年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給社會帶去了新希望,名之“新青年”。
▲愛國學生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的口號
1919年5月4日,各校學生代表準備以暴力行動來懲辦國賊,并紛紛寫下遺書,表明壯士斷腕之決心,同時在天安門現(xiàn)場懸掛北大學生"還我青島"血書,以來展示當時的青年們的愛國之心。這便是當時的五四精神,將拳拳愛國心化作殷殷報國志。
通過廣泛地動員和組織群眾,五四運動成為了一場群眾性的革命運動,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轟動。
——
——
初心不改,
五四精神永流傳
百年時光轉瞬流逝,五四精神并沒有在歲月蹉跎中淹沒,它所包含的核心內容: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深深影響著當今社會和時代青年們。
百年前,中國青年以壯士斷腕之心,表拳拳愛國之情,百年后,中國青年們雖轉換了身份,但卻沒有轉換青年精神的本質。
他們是人民軍人,熱血戎裝,保衛(wèi)家園。
他們是中國運動員,為了國家的榮譽,揮灑汗水,拼盡全力。
他們是白衣戰(zhàn)士,守護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中國還有無數(shù)這樣的青年人,他們或是快遞小哥,或是消防員,或是人民教師...都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中國青年,青春的腳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在他們的身上盡情體現(xiàn)。
正如習總書記所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興則國家興”,培養(yǎng)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成為重中之重。當代青年們要把愛國熱情、報國激情和實踐之行統(tǒng)一起來,積極踴躍地投身于現(xiàn)代化建設中,成為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勇立時代潮頭,勇做時代先鋒。
——
——
END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五月,是青年花開的日子
媒媒子在此祝愿全體金山青年
能在五四青年節(jié)的熏陶和引領下
繼續(xù)堅定向前
以青春之名義
實現(xiàn)個人價值
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
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為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而不斷努力!
圖文編輯:練莉君 黃蓉
文字編輯:朱琳 林雪兒
責任編輯:張嘉瀧 林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