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中的畫龍點睛法_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
2023/1/2
古人作詩文,常常以字字千鈞的警句點睛,使作品的思想和意境更為強烈和深刻,給讀者留 下了難忘的印象,獲得永久的啟示。畫龍點睛法的實質(zhì)是在文章關(guān)鍵處,抓住事 物的特征,用一二句話,點明題旨,使文章生輝,形神畢現(xiàn)。?范仲淹的名作《岳陽樓記》,描寫了洞庭湖兩種不同的景色,以及各色游客在不同景 物面前的覽物之情,然后重筆點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而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點睛之筆,熔寫景、抒 情、議論于一爐,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則成為 世代 傳誦的名言。
又如杜牧的《阿房宮賦》,描寫了阿房宮規(guī)模的宏偉,樓閣的壯麗,以及歌舞 之盛,美女之多,珍寶之富,最終卻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接著,就是點睛之筆:“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揭示了秦王朝敗亡的歷史教訓 ,使文章題旨脫穎而出。?畫龍點睛的“點睛”以“點”在何處為宜呢?這應視人物性格的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主 題思想的開掘而定,可以在起首,也可以在結(jié)尾或篇中。點在起首的,重在開宗明義;點在 篇中的,借以因勢利導;點在結(jié)尾的,意欲深化主題。
總之,應“點”在文章的關(guān)鍵處,使 形象“活”起來,思想得到升華。而點睛之筆,必須言簡意賅,要言不煩,思想精辟,具有 表現(xiàn)力、說服力。因此,運用點睛之筆,既要煉字煉句,反復推敲,又要含義深邃,富有哲 理;既要順勢點化,不露痕跡,又要委婉含蓄,意在言外。
- 推薦閱讀:
- 畫龍點睛怎么造句
- 畫龍點睛的典故釋義及歷史典故
- 畫龍點睛續(xù)寫600字
- 畫龍點睛讀書筆記
- 畫龍點睛的故事
- 畫龍點睛的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