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賞析_歸園田居的內(nèi)容

詩詞天地
2022-6-16 09:11:15 文/沈浩然 圖/曹書豪
雅士生活之:蓉蓉分茶:焚香靜氣活水烹
辰時。詩詞歌賦研習(xí)時分。
如今且說先生,例必的劍壺功法修習(xí)既畢,遂開口又以合拍行吟,誦詩調(diào)氣為習(xí)。今日選讀:
雅士生活之:先生住山:榆柳蔭后檐
歸園田居·其三
東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雅士生活之:先生住山:桃李羅堂前
《歸園田居》組詩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雖然每首記錄的是隱居生活的不同側(cè)面,然就其所抒發(fā)的感情而言,是以質(zhì)性自然,樂在其中的情趣來一以貫之的。
脫離仕途的輕松之感,返回自然的欣悅之情,清靜的田園、淳樸的交往、躬耕的體驗,使得陶淵明此組詩成為杰出的田園詩章。
他寫“歸園田居”,其實是寫自己理想的故居。
清代方東樹《昭昧詹言》評曰:“此五詩衣被后來,各大家無不受其孕育者,當(dāng)與爾哉!”
宋代蘇軾評第五首云:“以‘夕露沾衣’之故而違其所愿者,多矣!”
清代查慎行亦云:“前言桑麻,此言種豆,皆田園中實事,亦有次第!
雅士生活之:先生住山:易簡山房“半遮面”
先生近日入山,因是覓得好一處竹密煙疏,人跡罕至的好地方兒,所以未免勾起他一番“歸農(nóng)”之意。他昨兒又去了,劉進士便不辭辛苦同了先生一道去“尋幽探古”,他兩個品茗清談,愜意得很。先生志滿意得,意欲為此一所在取名為“易簡山房”,過兩日于此間呼朋喚友,酒話桑麻,亦算雅事一樁不是?一笑。
雅士生活之:先生住山:千竿翠竹,一帶粉墻
巳時。修習(xí)瘦金書正當(dāng)其時。
宇宇寫字。先生那會子不在,她本是自行練習(xí)的,才寫了不多會子,卻忍不住喜動顏色向西西老師道:“老師,你看我定制的水晶鎮(zhèn)紙…..”一時又要買字帖,一時又道:“老師,寫這個,我同時還寫其它字體,我不想放棄……”原是因老師講無書法基礎(chǔ)者寫此字,則必日有所進,若有其它字體作底子,欲棄之而另起爐灶反較為不易了……是故宇宇方才作如是語。真真一個熱愛書法的小姑娘。
雅士生活之:宇宇寫字:眀窗延靜晝,佳人習(xí)書忙
先生回來了,自然少不得又親為示范一回,宇宇便俏立于他的身側(cè)細細觀看,然后先生又將筆在紙上指點,又口頭傳授幾句,師徒兩人又討論一回,宇宇點頭稱是,依言描摹不在話下。
午時至申時。茶道、古琴、香道等藝術(shù)課程各各進行。
雅士生活之:蓉蓉分茶:一盞清茗酬知音
午后,雨住初晴。不想玲玲也竟趁了這好辰光跑了來。她此時端坐于簾幕低垂處丁錚弄弦,見了先也一笑。那日靜靜來還說,最近玲玲師姐也沒過來吧?可巧今日就來了,靜靜也在,兩人自有一番喁喁細語不必細表。
一時更衣室里又咯噔咯噔踩得縫紉機一片響,這是程程的漢服中衣同外氅即要完成了,明兒她大約便有新衣可穿了,倒省得那著實望眼欲穿的等候了。一笑。
雅士生活之:程程分茶:凝神靜氣自奪人
此時小茶室里熱鬧非常,程程,蓉蓉,玲玲,靜靜,秀秀老師…..說說笑笑,品茗賞鑒,談講詩詞,其樂難言。
程程又因此兩日耳聞天籟之音,眼見弄琴之雅,遂禁不得十分眼熱,亦起了習(xí)琴之心,今兒即開始正式修習(xí)起來了,這姑娘,也是豁達開朗非常的性子,且又不乏聰穎智慧,更兼“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之誠意,學(xué)什么還有個不成的么?
雅士生活之:程程、靜靜:煮水閑對憶《茶經(jīng)》
蓉蓉練《憶長安》,間隔著又去瀹一回茶,品鑒半日。她還兼著課代表之“重任”…….秀秀老師因笑道:“課代表,你這兩日讀詩似乎沒有分享內(nèi)容在群里哦…..”蓉蓉聽了笑道:“嗯。我現(xiàn)在趕快補上!
可巧又是讀書時節(jié)。仍是早起那一首,此時愈發(fā)與諸雅士分享、談講,細致剖析,且將此過程全網(wǎng)直播,愿詩詞之香,文化之美,亦及于眾。并偶然或請神秘嘉賓來“與眾互動”,此等雅極韻極之事,豈不叫人歡喜?
本篇讀書會題為《歸園田居五首 其三》,參與者:長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雅女西西、長安靜靜、莉莉、程程、榆林玲玲、蓉蓉、吉林宇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