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讀后感

讀后感
2012/4/19
《小班化教育》一書為上海市教委基教處副處長毛放所著。本書共分6個章節(jié),包括:1、小班化課堂教學組織的微技術應用。2、小班化教育需要重點開發(fā)的教學內容。3、小班化教育中、高年級的探究性學習。4、小班化教育的學生評價。5、小班化教育的家校關系建設。6、小班化教育的素養(yǎng)的自我提高的“第三條道路”。全書近20萬字。
一、讀了這本書,我明確了兩點:
1、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個學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為目標指向的教育。它的核心內涵包括三個層面:(1)小班。(2)小班教育。(3)小班化教育。
小班指較少容量的教學班的學生數量,一般在20-24人規(guī)模的班級。小班教育即在20-24人規(guī)模的班級中開展教育活動的組織方式。小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價值支配下實施小班教育的過程,也就是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指導下,運用適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學內容、方法、技術等,通過教與學的互動交流,資源優(yōu)化配置和利用,實現(xiàn)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過程。
2、為什么要推行小班化教育。
推進小班化教學的原因:一是上海構建現(xiàn)代國際中心城市的需要。二是為了滿足廣大市民接受良好基礎教育的需要。三是有助于深化小學教育環(huán)節(jié),構建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四是符合當代發(fā)達教育的進步趨勢。五是可以充分保護、利用優(yōu)化配置教育資源。
二、這本書有這樣三個特點:
(一)揭示透徹。
本書對小班化教育在備課、上課、作業(yè)考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特點都作了充分的闡述。比如在小班化(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www.網址未加載,請保留此標記。)教育上課的特點上,作者在小組學習和個別化教學所占的時間上,提出了“四分之一”的系統(tǒng);在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上,突出了興趣點,興趣面以及興趣的持續(xù)長度三個維度;在教學角色的多向轉換上以及活用教材資源上都能做到闡述充分,揭示明了,使讀者讀后有所悟,有所得。
(二)、圖例充分。
你現(xiàn)在訪問的是零二七范文網 027Art.Com/fa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