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校校本研修的幾個建議(2)

策劃方案
2013/3/12
四、從個體帶動逐步向群體研修過渡
開展任何一項工作,先行者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開展校本研修工作更是這樣,一是充分發(fā)揮業(yè)務管理人員的作用,主要包括校長、教導主任、教研主任、政教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等,要求這些同志在做好研修管理工作的同時,更要做好自身的研修工作,收到“其身正、則令而行”的效果。二是充分發(fā)揮學科骨干的作用,在我們每所學校,或多或少都有各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等等。首先要組織這些同志開展各類培訓輔導、示范觀摩、挖掘其內在的培訓資源。同時,要強化措施,調動這些同志研修的積極性,要讓其他同志感到這些業(yè)務能力強的同志都在研修,我們更應該研修。三、充分發(fā)揮基礎好的教研(備課)組的作用,教研(備課)組活動是開展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載體,受組長責任心及工作能力,組員人數及個人素質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各教研(備課)組活動的效果不盡相同,作為學校管理者來講,可以從基礎較好的教研(備課)組入手,開展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如大力開展聽評“教研(備課)組活動”活動,先聽后評,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要采取措施,讓一個人帶動幾個人,一個組帶動幾個組,逐步形成群體研修的良好局面。
五、從強制要求逐步向規(guī)范管理過渡
在工作開展初期,為了推開工作局面,學校的強制要求比較多,但這些都是短期行為,要使校本研修工作長態(tài)化,必須規(guī)范管理,一是形成職責體系,要讓校本研修管理者及參與者明確,“我”該干什么。二是形成目標體系,要讓校本研修管理者及參與者明確“我”該干到什么程度。三是形成制度體系,在修訂制度工作中,要加強對工作漏點及盲點的覆蓋,同時要提高廣大教師對制度的知曉率,便于制度的落實。四、形成評估考核體系,可采用自評、同伴評及學校評等方式,要讓參與者明確自己研修工作效果怎樣。五是形成考核結果運用體系,在考核結果公示確認的基礎上,將考核結果運用于教師崗位競聘、評優(yōu)樹模、職務晉升等方面,不斷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校本研修工作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熱情和毅力,更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探索,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