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時宜的故事

成語
2011/9/23
出處:《漢書·哀帝紀》
待詔夏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國家。朕聽過 賀良等言,冀為海內(nèi)獲福,卒亡嘉應。晉違經(jīng)背古,不合時宜。
釋義: “時宜”,當時的需要。不符合時勢的需要,與世情不相投合。
故事:
漢哀帝劉欣是漢成帝的養(yǎng)子,二十歲即位做了皇帝,定年 號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經(jīng)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 親了太后得病去世。擔任“黃門待詔”的顧問官夏賀良向漢哀帝上奏 說:
“漢朝的歷法已經(jīng)衰落,應當重新接受天命。成帝當時沒有順應 天命,所以沒有親生兒子,F(xiàn)在,皇上您生病的時間已很長了,天下 又多次發(fā)生各種變異,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噬现挥旭R上改變年 號,才可以延年益壽,生養(yǎng)皇子,平息災禍。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而 不照著做,各種災禍都會發(fā)生,人民就要遭受災難。”
哀帝聽了夏賀良的這番話,也盼自己身體健康,就在建平二年 六月甲子,即了太后死后的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