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詩意|納比畫派

北京一禾畫室
2020-10-17 09:03:39 文/趙陽 圖/盧曉東
納比畫派是法國的一個藝術社團,存在時間很短,從1891年到1899年,但此畫派在繪畫史上有著重要貢獻!凹{比”出自希伯來語,譯為先知或預言者,皆在表示革新繪畫,否定學院派教條的信念。這個畫派誕生的原因正是印象主義的勝利以及文學上的象征主義和高更的直接影響,納比畫派的參與者對藝術充滿激情,渴望擺脫既定的模式去探索更充滿魔力的繪畫世界。
他們反對古典寫實,也不滿足當時的印象派,他們主張不去直接寫生自然的光影,而是去探索追求畫面中形與色彩加之感情所構成的一種抽象的美。
對生活直接觀察,加以自己的回憶與想象的再創(chuàng)造,再用強烈的裝飾性模式結合畫家自身的審美觀念的表達,使其色彩語言直接從畫家內(nèi)心真實的表達出來。
皮埃爾·博納爾是納比派的代表畫家,他不隨波逐流,也不安于現(xiàn)狀,勇于創(chuàng)新,他的繪畫作品的主角經(jīng)常是他的妻子、他身邊的朋友,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陽臺、窗邊、浴室、房間一角等場景,他用平面的描摹、艷麗的色彩和裝飾的風格把生活中的題材巧妙和諧的融入了他的畫面。他對色彩極度敏感,喜歡繪畫顏色中灰色和純色搭配,大面積的中間灰色調(diào)加之小面積的原色,不僅不影響畫面的豐富和美觀,反而使光影色彩更為活潑。博納爾的色彩不僅是追求色彩的簡單搭配,最主要的是他在色彩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使畫面擁有奇妙的意境。
愛德華·維亞爾也是納比畫派比較杰出的重要成員,他和博納爾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來往密切,趣味相投,畫風相近。他喜歡描繪親情和友情,還有身邊平凡的光景。維亞爾的畫面具有寧靜溫雅的意境,因為受到19世紀日本木版畫輪廓線條的簡潔與表現(xiàn)張力的影響,維亞爾的繪畫比博納爾更加簡潔和抽象。
當一群信仰早期抽象主義原則的19世紀末期的法國藝術家正式宣布自己為納比畫派時,莫里斯·德尼擔任了他們的發(fā)言人。德尼是納比派的奠基理論家,他在繪畫上的名氣遠不如他在1890年發(fā)表的宣言:“人們必須記住,一幅畫面,在它成為戰(zhàn)馬、裸女或某一場景之前,首先是一個按特定秩序涂滿顏色的表面”。這句話為抽象藝術奠定了基礎。作為畫家,他的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涉及了當時各種創(chuàng)作手段,包括油畫、素描、版畫、裝飾品和大型墻壁裝飾。他追求色與光在平面上的視覺秩序,同時又醉心宗教,常借助圣經(jīng)故事來表達內(nèi)心的精神世界。
保羅·塞律西埃是繪畫理論家、納比畫派成員、后印象畫家。1888年夏天,他與高更相遇,在高更的指導下在木質(zhì)盒上畫了一小幅風景畫,即《阿旺橋的愛園》,后被命名為《護符》。他闡釋了繪畫的象征手法,這種方法主要依賴于記憶與想象而不是直接觀察,對于結構以及色彩的應用簡化為對自然的感知與情感。他的作品簡練、天真、稚拙,以平面的自由支配代替了透視、光影和立體造型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