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術生遇到瓶頸期 三招教你該怎么辦?

北京松美畫室
2022-7-30 18:23:48 文/邵菲 圖/陳悅心
畫畫最怕什么? 瓶頸期,最難受的是什么? 遇到瓶頸期
有一個美術寶寶就是遇到了瓶頸期,這兩天畫素描突然感覺一夜間什么都不會了
從步驟到排線,明暗關系等等和前幾天比退步的不是一個檔次……而且畫的非常亂…… 只有造型能力還勉強保留
強迫自己靜心去慢慢畫但仍然畫的很差…… 心里著急……畫畫的時候也急… 感覺握筆和排線的感覺都不對了……怎么回事……瓶頸期嗎?!
現(xiàn)在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感覺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我該怎么辦……
相信每個畫畫的人都會有瓶頸期,但每個人對待瓶頸期的處理方法都不同。極端者如我,每 當自己感覺無法提高時,我們便會因為焦躁而花更多時間去畫,但這種“越丑越畫,越畫越 丑”的方法只會讓我們陷入死循環(huán)……很多同學在開始形體不準,調子不對的時候,突然有 了提升,知道如何去打理層次了。但在進一步深入的問題上就做不好了,一畫就亂,不動筆 又不滿足現(xiàn)狀。這就是所謂的繪畫瓶頸期。繪畫瓶頸期對于一個繪畫學習者來說是很煎熬的。但也是寶貴的,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認 真和耐心,度過這一段時間,相信在繪畫上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張老師教大家三個方法
1、理解著去學
很多學生在作畫中只知被動抄襲對象,死扣細節(jié)造成形體結構嚴重脫節(jié),調子紊亂、缺 少整體感,立體感偏弱,空間感不強。在表面上看,素描、色彩的訓練活動是一種技能學習 的過程,但這一過程是在美術基礎理論指導下得以實現(xiàn)的。許多考生的理論知識來源于老師的點滴傳授,呈零星、散點狀,甚至只是來源于老師的經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種舊有的知識結構嚴重限制了考生技能水平的進一步生成。
在這方面我們應該補充構圖知識、透視知識、明暗知識、解剖知識、色彩知識、觀察表 現(xiàn)方法等美術基礎理論,進行知識排序重組,并使之條理化,這絕對不是浪費時間,相反會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改變現(xiàn)有的學習方式,學會跨界
很多學學習的內容,純粹是各美術院校、部分省的統(tǒng)考要求,大多輔導老師形成了一 套固定模式的訓練方法,他們信守“你考什么我就練什么”的教條,往往屢試不爽。但是現(xiàn)在和過去不一樣了,考的科目不是簡單的畫出來,而是要有思想,通過你的作品去傳達思想,這樣要求學生就要具備很強的知識儲備能力。
3、學會復盤
另一種方式就是復盤。比如一組你覺得非常好的靜物,一個非常有感覺的模特,但是你卻畫得很爛,那么,不要急于撕掉重畫,復盤之后,看看自己哪里失誤了,然后改正,本來三個小時要完成的畫,哪怕畫一天,也一定要改出來,讓它起死回生!只要能沉得住這個氣,這一天一定不會白白浪費。比你重畫十張都管用。保持平常心,尋找突破,瓶頸期不可怕,不敢正視的自己才可怕。加油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