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茶座 | 劉穎:大膽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北京大學招生辦
2021-11-10 16:01:27 文/許天佑 圖/曹書豪
全文共2362字,閱讀約需7分鐘
關鍵詞:北大教授茶座
編者按
北大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在這里,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jīng)歷、感受學者風范、領悟人生智慧,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
本期教授茶座,北京大學分子醫(yī)學研究所劉穎教授就“追尋不設限的人生”這一主題與同學們深入交流。
茶座現(xiàn)場
追尋不設限的人生,前提是對這個世界充滿普遍的好奇。劉穎教授從自身的人生經(jīng)歷與感悟出發(fā),并引用劉慈欣的作品《朝聞道》中的觀點:“當生命意識到宇宙奧秘的存在時,距它最終解開這個奧秘只有一步之遙了”,與大家深入探討好奇心的重要意義。隨后,劉穎教授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動手實驗并看到香蕉DNA結構時的欣喜與驚奇,這驅使她選擇并堅持在生命科學領域深耕一隅。她表示,好奇心不僅是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而且對個體做出選擇意義非凡。
劉穎教授進行講授與分享
緊接著,劉穎教授對如何進行人生選擇、如何應對科研難關,以及如何進行閱讀思考展開講述。面對選擇困境,劉穎教授建議大家“勇敢一點,努力一點,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里”。從國外求學到回國任教,看似風光無限好的背后是每一個目標的合理設定、每一次選擇的無所畏懼和每一次拼搏的一往無前。做選擇時,還應有一份對國家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劉穎教授回憶了在休斯頓中國使館領獎時的情景,升國旗奏國歌的那一刻她潸然淚下,澎湃在胸中的愛國情更加堅定了她回國建設生命科學專業(yè)、報效祖國的決心。
關于如何應對科研中的困難,劉穎教授勉勵大家“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會有希望!笨蒲兄械拇煺劢(jīng)歷是常有的,我們需要練就良好的心態(tài),要把不符合實驗預期的結果看成是未來的開始而非眼下的失敗。關于閱讀與思考,劉穎教授認為閱讀和教育能養(yǎng)成一種遠見,超越你的未見。
最后,劉穎教授和同學們分享了三條建議:一是拓展興趣愛好,這不僅可以緩解科研壓力,還可以讓自己專注于當下。二是積極地體驗人生,在參與不同活動的過程中豐富人生閱歷、擴展交際范圍、探索不同可能。三是找到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克服浮躁與功利,守護精神家園。
同學認真聽講
問答交流環(huán)節(jié),有同學詢問該如何靜下心來做科研。劉穎教授指出:首先,要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興趣與好奇是在遇到挫折時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強大動力。第二,要將感性目標與理性分析相結合。劉穎教授分享了自己在高考志愿填報、求學導師選擇、建立實驗室等人生階段的經(jīng)歷,鼓勵同學們堅定自身目標可以避免無謂的比較與焦慮。理性分析需要區(qū)分“自認為的努力”和“有效的努力”之間的不同。劉穎教授認為,“有效的努力”是分清主次,用80%的時間精力做20%的關鍵事項,找到“The One Thing(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有同學疑惑該如何選擇閱讀的書籍。劉穎教授建議大家可以從經(jīng)典入手,“廣撒網(wǎng)、重點撈”,在閱讀的體驗中不斷豐富書籍選擇的層次。同時她認為,書籍的選擇見仁見智,不同讀者對同一本書的關注點和汲取知識的角度不同,在讀書中的體驗和收獲也不同。讀書時切忌復制別人的感悟,擁有獨立的思考可以讓自己在汲取他人的人生經(jīng)驗時更加從容。
劉穎教授與同學們交流討論
有同學提到,當我們面臨“被選擇”時該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劉穎教授指出,即使是“被選擇”,最終的結果也取決于我們自己的選擇?陀^壓力存在時,要積極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與努力的方向。這不僅需要我們活好當下,拋卻功利,保持當下的富足的精神狀態(tài),還需要不斷在奔跑中調整姿態(tài),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現(xiàn)場合影
活動最后,劉穎教授與在場同學合影,并為同學們寫下寄語:“世界的邊界才是你的邊界,大膽探索人生的可能性!眲⒎f教授表示,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收獲的將是富有生氣、充滿活力與無限可能的精彩人生。參加此次茶座的同學表示,劉穎教授的分享有故事性和啟發(fā)性,鼓舞著同學們勇?lián)鷷r代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追尋無限可能。
劉穎教授為同學們寫下寄語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給廣大青年提出期望:“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睂嵺`發(fā)展永無止境,要有新突破,就必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有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矢志奮斗。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北大青年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追尋不設限的人生,探索世界的邊界,遇見人生的不同可能,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征程中乘風破浪、勇攀高峰!
教授茶座·微語錄
01
微語錄·一
劉慈欣在小說《朝聞道》中寫到:“當生命意識到宇宙奧秘的存在時,距它最終解開這個奧秘只有一步之遙了!焙闷嫘模球寗尤祟愇拿鬟M步的源動力。
02
微語錄·二
我們要勇敢一點,努力一點,看看自己的極限在哪里。
03
微語錄·三
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了才會有希望。
04
微語錄·四
閱讀和教育能養(yǎng)成一種遠見,超越你的未見。
05
微語錄·五
我希望大家去擴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尤其對于自然科學專業(yè)的學生,這是一種對生活很好的調劑。
06
微語錄·六
社會就像一個大機器,我們都是小齒輪,如何不被“帶著走”?要找到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07
微語錄·七
跑馬拉松和做科研很像,時常是在和自己競賽,更重要的是戰(zhàn)勝自己。
08
微語錄·八
世界的邊界才是你的邊界,要勇敢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09
微語錄·九
面對我們“被選擇”的情況,要積極能動地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
10
微語錄·十
在我人生中,讀書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也就幾十年,只有通過讀書才能看到不同的人生。
來源|“燕園學子微助手”公眾號、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
攝影|邱文治
文稿|伊照、吳卓穎
排版|陳卓、陳才能
未名新語
未名新語 | 楊數(shù):答案
未名新語
未名新語 | 王晨巖:我與北大
燕園師韻
燕園師韻 | 陳斌:在北大,做一個“放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