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校園內的這處景觀,必須打卡!

華北電力大學
2021-10-26 19:23:16 文/左鵬飛 圖/馮詩蕊
★
紀
念
日
★
今天是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紀念日
校園內這處黨史微景觀
你打卡了嗎?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紅軍長征”黨史事件微景觀位于教四樓東北角。微景觀的正面通過紅軍長征路線和長征精神等元素的展現(xiàn),讓我們了解了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以及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微景觀還重溫了毛澤東《七律·長征》的經典詩篇,再現(xiàn)了飛奪瀘定橋和過草地的艱辛場景。
關于長征的歷史你了解多少呢?
長征到底有多偉大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二萬五千里的奇跡吧
85年前,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
歷經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1936年10月22日,
在陜甘寧地區(qū)勝利會師,
把瀕臨絕境的中國革命引向坦途。
血戰(zhàn)湘江、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過草地……
85年前,中國工農紅軍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
完成了一次開創(chuàng)新局的偉大遠征。
作為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
長征精神激勵著每一代人。
紅軍豐碑不朽,長征精神永恒!
這一路,艱苦卓絕……
他們翻越夾金山、夢筆山、
長板山、折多山……
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
他們走過茫茫草地,
一望無涯,
遍地是水草沼澤泥潭,
根本沒有路。
他們穿過槍林彈雨,
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
無數(shù)英烈獻出生命……
這一路,魚水情深……
忘不了,群眾唱著《十送紅軍》,
將戰(zhàn)士們送了一程又一程……
忘不了,強渡烏江,
百姓給紅軍當向導、當挑夫;
忘不了,
當敵人挨家挨戶搜查掉隊的紅軍戰(zhàn)士,
村民們堅持說這是自家的孩子;
忘不了,大渡河的船工,
冒著槍林彈雨,
將紅軍勇士送到對岸;
忘不了,翻越大雪山,
百姓提供了行軍的路線和訣竅,
拿出了僅有的辣椒和生姜……
長征路上的“拐棍碑”
穿越松潘草地是當時
紅軍北上唯一選擇,
松潘草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草地上氣候惡劣,
時而風雪,
時而冰雹,
天氣變幻莫測,兇險無比。
每年的5月到9月是草地的雨季,
紅軍在這個季節(jié)進入了草地,
沒有樹木,沒有石頭,
蒼茫無邊的草地上,
幾乎沒有干燥堅硬的地面。
在草地上戰(zhàn)士們想燒火取暖,
但是卻打不著火,
哪怕火打著后,
也不敢隨便讓它滅了。
戰(zhàn)士們頂著
可以擋雨的布相互靠著,
因為寒冷,第二天起來一看,
靠著自己的戰(zhàn)友,
已經沒有了呼吸。
老紅軍康立澤說:
“這個(場景)看得讓人難受
所以我們只好是揮淚惜別戰(zhàn)友!
但是在草地上,
沒有任何辦法來安葬戰(zhàn)士們。
當時紅1團的團長、營長和
偵查參謀的回憶錄上都寫著,
過草地每個人會有一根探路的樹枝,
戰(zhàn)士們犧牲后,
就把他用過的樹枝
插在他犧牲的地方,
那一路蜿蜿蜒蜒的樹枝,
被稱作“拐棍碑”,
每一根樹枝下面都是一個犧牲的同志。
紅軍過草地時面對的困難,
不僅僅是氣候的惡劣,
還有斷糧,
茫茫草地,
幾百里沒有人煙,
野菜沒有了,路也踩爛了。
在那時,彭德懷同志說,
將6頭大黑騾殺掉,
把肉全部分發(fā)給部隊。
飼養(yǎng)員下不了手,
彭德懷同志生氣地說:
“這時候人比騾子重要!”
騾子殺了后,
彭德懷規(guī)定軍部不許留肉下來,
肉全部都分到了下面部隊,
彭德懷同志自己一口肉也舍不得吃,
這些黑騾救活了很多紅軍戰(zhàn)士。
有的時候一口肉湯,
就能讓人堅持下來。
紅軍用堅強的意志
挑戰(zhàn)生命極限,
作為長征史上最艱苦的象征,
它們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
飛奪瀘定橋,22名勇士只有5人留下姓名
當年紅軍勇渡大渡河,
闖過了長征途中又一個生死難關,
瀘定橋上只剩下鐵鎖鏈,
敵軍的子彈貼著頭皮飛,
在槍林彈雨中飛奪瀘定橋的畫面,
依舊鮮紅耀眼。
1935年5月29日下午,
奪取瀘定橋戰(zhàn)斗打響,
全團司號員集中起來吹起沖鋒號,
數(shù)十挺機槍組成的密集火力,
同時向對岸開火,
紅2連22名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突擊隊,
由連長廖大珠率領,
冒著對岸敵人的槍林彈雨,
攀著懸空的鐵索向對岸爬去,
后續(xù)戰(zhàn)士跟著鋪上一塊塊木板恢復橋面。
時任紅一方面軍團巡視員王敬群說:
“前面的連爬索、打仗、奪橋,
第二個連扛著橋板,
一前一后搭著橋板,
用這個辦法過,
機關槍很多,密集火力
沖出去抬不起頭。”
紅軍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
在世界軍事史上
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22個勇士在突擊的過程當中有犧牲,
但非常遺憾的是,
只有5個同志留下了姓名。
飛奪瀘定橋,
紅軍主力由此跨越了天險大渡河,
毛澤東同志對此給予了熱情的贊揚:
“我們的紅軍真是無堅不摧
所向披靡,有這樣的紅軍戰(zhàn)士
我們還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
“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
工農紅軍歷經兩萬五千里長征,
在陜甘寧地區(qū)勝利會師,
把瀕臨絕境的中國革命引向坦途。
長征精神不是泛黃的回憶,
而是永不熄滅的火炬 ,
85年后走在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
我們信心滿滿!
近期精選
戳圖片可直接跳轉哦!
祝賀!華電學子在第七屆“互聯(lián)網+”大賽中斬獲銀獎!
點它!是“新”動的感覺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華北電力大學(1162)考點網上確認公告
素材來源丨中國教育報新華網 央視新聞 人民網 共青團中央
編輯丨董藝雙 徐晨
審核丨卜葉蕾
分享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