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 | 眼底未名水,九州月共圓

北京大學招生辦
2021-9-26 23:21:30 文/盧悅 圖/何穎
全文共815字,閱讀約需2分鐘
關鍵詞:燕園中秋
編
者
按
“萬里無云鏡九州!币荒晔仍聢A,皎潔唯此夜,銀蟾一捧,萬戶仰觀。中秋月明人盡望,或團圓,或思團圓。不可否認,離懷起清夜,月是故鄉(xiāng)圓,思鄉(xiāng)的悵惘似乎使中秋的興味更濃。然而,月華所至,皆為故園。燕園何嘗不是學子的第二故鄉(xiāng)?今夕良夕,不妨攜手師友,天臺放眼、燕南尋幽、靜園賞月,又或瓊筵坐花、狂歌競夜、踏月而歸。問今宵,桂魄流轉、月華普照,思鄉(xiāng)情雖切,何處不家園?
你曾見過何處的月光?是嶺南十八年的冰輪光轉,還是塞北的銀輝如瀉?而今學子辭家,置身燕園,桑梓遠千里,鄉(xiāng)心幾處同。在異鄉(xiāng)抬頭試望,月光并非少年所見,但九州一色,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在燕園,我們仰望思鄉(xiāng)的月,也吟賞第二故鄉(xiāng)的清秋顏色。
良夜今宵,莫教容易負嬋娟。古人有云,中秋觀月,臨水為盛,而獨往更宜。然而未名湖光雖好,明河共影,桂花浮玉,最宜同看。既已身處燕園,不必羈人向隅,又或把盞凄然南北望,試問中秋,誰與共孤光。何妨攜手同窗,相約靜園雅集,共賞未名月色,探索燕園在光影變幻中的別樣風情。
不同于日影中的國器巍巍、矗立一方,月色之下,古園顯露出另一番歷史的蘊藉與深沉。湖畔何人初見月?湖月何年初照人?昔年北大青年也曾于湖畔徜徉吟詠,肝膽冰雪,赤心熱腸!把鄣孜疵,胸中黃河月”,月色年年只相似,無數(shù)燕園學子在這里望鄉(xiāng),也從這里出發(fā),放眼九州,心系寰宇,情牽燕園。
碧海年年,冰輪圓缺。湖光塔影已見證數(shù)代北大人的青春,他們從江南塞北而來,于佳節(jié)盛日齊聚一方,在博雅塔下挹盡未名月色,在碧波石舫上留下笑語歡暢。而在不遠的將來——也許是下一個中秋,這方熱土將會有更多學子踏足。不必歆羨遠方遼闊的海洋,但問未名月色,何時照汝來還?期待明年此日,與君相會燕園,更話月圓。
文字| 呂紫妍
封面 | 山芝涵
美編| 唐儒雅
審校 |黃翹楚
未名新語
未名新語 | 陳可:追光尋路,無遠弗屆
未名新語
未名新語 | 王效樂:皓齒何應待流年
未名新語
未名新語 | 綦桓譽:不再渺遠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