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 第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暨研討會成功舉辦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21-9-05 16:15:14 文/邱翔 圖/劉心遠
第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海報
8月27日下午兩點,“第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暨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順利開幕。展覽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聯合主辦,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染織服裝藝術系承辦,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委會協(xié)辦。
線上開幕式
展覽當日下午舉辦了線上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教授、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系染織專業(yè)上原利丸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與設計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尼躍紅教授、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系染織專業(yè)橋本圭也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生、東京藝術大學師生與國內外其他高校師生等近400人參加了此次線上研討會。
魯曉波、上原利丸、尼躍紅依次致辭
開幕式及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主任洪興宇主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首先致展覽開幕辭。他對展覽和學術研討會順利開幕表示由衷祝賀,并指出此次展覽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友好合作30年的象征。展覽凝聚了中日兩國眾多纖維藝術領域的優(yōu)秀作品,激勵師生對當下工藝技術和未來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行深入探討。
來自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的上原利丸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的情況下,能夠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展出兩校師生的實體作品,意義重大。他相信通過此次展覽,一定會在弘揚歷史悠久的中日傳統(tǒng)染織文化的同時,為培養(yǎng)國際化纖維藝術新人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與設計委員會主任尼躍紅教授在致辭中提到,新冠疫情雖然阻斷了國際間的交通,卻擋不住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情誼,擋不住東京藝術大學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兩校師生藝術交流的熱情,并向籌備本次展覽的師生們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李薇教授進行主旨演講
李薇《風聲》作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教授李薇首先以“藝術科學化—從《風聲》纖維藝術裝置談起”為題,闡述了東方視覺審美內涵,探討了如何更好的將其外化,通過建立自己的DNA,用作品與時代對話。
橋本圭也介紹東京藝術大學染織系基本情況
橋本圭也演講中提到的藝術作品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系染織專業(yè)副教授橋本圭做了《東京藝術大學染織系介紹及對纖維造形表現的思考》主題演講。首先展示了東京藝術大學染織系的基本情況,包括工藝實驗室、教學方針、課程安排及部分學生作品。而后他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為線索,展示了如何將日常生活的行為或事物升華為纖維作品。闡述了對于平面作品中關于主體、背景與構圖平衡關系的思考。
岳嵩進行《疫情中的線上纖維展覽推廣實踐》主題演講
岳嵩分享線上展廳效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副教授岳嵩介紹了清華大學創(chuàng)建的線上展覽推廣實踐。以第十一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和中美纖維藝術與科技創(chuàng)新交流展為例,分享了線上纖維展和學術交流的創(chuàng)新模式及思考。
上原利丸教授的友禪染作品
友禪染制作過程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工藝系染織專業(yè)的上原利丸教授做了題為《關于現代友禪染藝術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演講。他認為友禪染色作為一種依附于和服的傳統(tǒng)染色技法,與同為平面的繪畫相比,具有獨特的的藝術性、社會性和功能性。通過介紹具體作品和制作工藝,討論友禪染的獨特之美。
洪興宇教授進行總結
在研討會最后,主持人洪興宇教授總結:自上世紀80年代東京藝術大學平山郁夫先生來我院交流起,30年間,這顆藝術交流的種子隨著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的對話生長,激勵師生創(chuàng)新合作。期待通過此次展覽,繼續(xù)推動中日兩校師生的良性互動,在交流中拓展纖維藝術的無限可能。也希望疫情早日結束,能夠同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各位老師同學面對面探討學科發(fā)展,欣賞藝術實踐成果。
第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覽現場
第三屆中日纖維藝術交流展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東京藝術大學建立起的友好合作項目。此次展覽展出了來自兩校的51件纖維藝術作品,既呈現中日雙方對東方傳統(tǒng)工藝的不同表現形式,也體現了兩國藝術家對新材料的再造再塑和多元發(fā)展的思考與探索。此次展覽旨在聯合呈現最新纖維藝術實踐成果,構建鼓勵探索、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科交流氛圍,激發(fā)中日兩校師生的創(chuàng)作研究活力。
林樂成, 《帷!,材料:羊毛,高比林編織,尺寸:140x186cm
上原利丸,日本,《神秘的來信——春》,尺寸:50mm×450mm×50mm,材質:絹/友禪染
洪興宇,《中國元素》,尺寸:40cmx40cmx2,材質:絲線
橋本圭也,日本,名稱:《海瞳 -Sea pupil-》,尺寸:330mm×330mm×40mm ,材質:羊毛/羊毛氈工藝
張寶華,《融》,材質:棉和化纖交織面料,尺寸:138x50cm
李薇,《錦瑟》,尺寸:150cmx80cm,材料:宋錦
臧迎春、詹凱,《雨霖鈴》,材質:羊絨,尺寸:130*100cm
岳嵩《你和我之五》,材質:化纖,尺寸:300X250cm
朱軼姝,《煙雨時節(jié)》,尺寸:39*90cm,材質:絲
海老塚季史 ,日本,《Fail or Full? 》,尺寸:670mm×450mm×50mm ,材質:羊毛衫,線/縮絨,刺繡
朱小珊、吳波,《喜久》,材質:綃、羅、絲絨,尺寸:170*650*3
大小田萬侑子,日本,《朝著新月的方向》,尺寸:1890mm×440mm×25mm,材質:天然纖維,藍/型染
張紅娟,《山水之韻》,尺寸:180*120cm,材質:羊毛、真絲
劉全華,《大地風情-2》,材質:毛線,尺寸:75cm*240cm
楊靜,《茶·易》,尺寸:350*200cm,材質:棉麻毛絲新舊織物
石井淳 日本,Cactus,尺寸:530mm×333mm×15mm,材質:棉,顏料/絲網印
王悅 、符林早、馬譽珂、劉玚,《和合》,尺寸:200x60cm;30x60cm;30x60cm
楊建軍,《敦煌九色鹿》,材質:絲綢,尺寸:90x90cm
張樹新,《愛心》,材質:羊毛編織,尺寸:100x100cm
張一璠《望》,尺寸:直徑125cm,材質:毛線,高比林編織
劉亞,《流動》,尺寸:120*400cm,材質:天鵝絨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1、2、3號展廳展出,展覽時間為8月27日到9月3日。
資料來源 | 工藝美術系
圖文編輯 | 羅雪輝 馮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