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黃土地的風情

民族音樂
2010-10-29 16:23:21 文/阮思琪
在陜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一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重山峻嶺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陜北民歌!芭藗儜n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實際上,陜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既有婆姨們?nèi)缙缭V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陜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陜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diào)、攬工調(diào)、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陜北套曲、二人臺、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diào)等,以小調(diào)和信天游為主。
小調(diào),以敘事為主,一般都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情節(jié),還有細節(jié)描寫。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攬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較長的敘事體民歌。
信天游(在與內(nèi)蒙古接壤的地區(qū)叫“順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帶叫“山曲”)是廣泛流行于陜北的一種民歌,篇幅比較短小,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產(chǎn)物,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們下地干活,上山放羊,進林子砍柴,趕毛驢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開嗓子歌唱起來。它語言質(zhì)樸,節(jié)奏明顯,韻腳多變,一般為兩句體結(jié)構(gòu),上下句押韻,不隔句押韻。以七字句或十字句為基礎(chǔ),上句主比興或?qū)懢盃钗铮戮涠嘀鼽c意,虛實結(jié)合,曲調(diào)悠揚高亢,粗獷奔放,節(jié)奏鮮明,韻腳和諧,抒情色彩濃。充分體現(xiàn)了陜北人的豪放性格。它兩句一段,段與段之間可分可合,也可獨立為一首,類似“散曲”。
陜北民歌反映社會生活內(nèi)容十分豐富。現(xiàn)在所流行的陜北民歌,大部分產(chǎn)生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既有反映社會變革的內(nèi)容,也有“長工歌”的內(nèi)容,反映陜北人民對封建統(tǒng)洽階級的壓迫、剝削的反抗,特別是革命歷史民歌,是一批珍貴的革命歷史資料。像著名的《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陜北民歌中,這類作品畢竟是少數(shù)。多數(shù)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婦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親,出門人思念家鄉(xiāng),年輕人談情說愛,夫妻吵嘴逗趣等。還有,石匠們用歌聲來裝飾那單調(diào)的石錘聲;農(nóng)民們用歌聲驅(qū)逐寂寞和憂愁;趕牲靈的人將那悠揚的歌聲灑滿崎嶇的羊腸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婦用歌聲傾吐心中哀怨。這些基本上是抒發(fā)感情的。此外,陜北人還用民歌形式來為日常生活服務(wù):貨郎用歌聲來叫賣,農(nóng)民用歌聲來祈雨,逢年過節(jié)時用歌來慶祝、娛樂,男婚女嫁用歌來舉行儀式,喝酒時用酒歌來猜拳,用歌來進述歷史故事,用歌來搞社交,用歌來記敘重大歷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談情說愛,用歌來記敘新人新事,甚至上墳哭靈也以歌代哭。乃至丑聞千里,以歌傳之;奇人怪事,以歌頌之。
在8000首陜北民歌中,反映愛情生活、婚姻問題,或與這個內(nèi)容有關(guān)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譽為勞動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幾乎全是這個內(nèi)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說成是“愛的海洋”。
陜北人平時最愛唱的民歌是情歌。舊社會青年男女戀愛、婚姻不能自主,他們只好用歌聲來表達對封建婚姻的不滿和對愛情的追求。由于自然條件等原因,從前陜北經(jīng)濟落后,農(nóng)民生活艱苦,男人成群結(jié)伙到外省給人攬工,即‘走西口”。丈夫臨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嚀,娓娓動聽,情意綿綿,抒情色彩極濃。如膾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兒多,
拉活解憂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賊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覺你睡中間,
不要睡兩邊。
操心那挖墻賊,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長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擺尾,
操心喝壞你。
吃煙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對火。
梢林里綠林響馬,
操心那@@@。
……
“走西口”的人一去經(jīng)年不回,家里的妻子想起丈夫時,或手搖紡車,邊搖邊唱,或立于門前,低吟淺唱,抒發(fā)他們對遠方親人的眷戀之情:
豌豆開花一點紅,
拿針縫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見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黃連。
大河沒水養(yǎng)不住魚,
妹子離不開哥哥你。
一對百靈子鉆天飛,
多會兒盼得見上你。
…… 同是反映當?shù)鼗樗椎年儽泵窀,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蘭花花》、《大女子要漢》和《我給你尋個好婆家》等3首歌對嫁娶方式均有描寫,但因時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短m花花》中是古老的傳統(tǒng)嫁娶方式,買賣婚姻,新媳婦過門要坐轎,還有“三班子吹來兩班子打”。到了《大女子要漢》時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緒已形成一股潮流,“大女子”敢說敢干,敢于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禮也簡單化了,騎馬代替了坐花轎。而在《給你尋一個好婆家》這首歌里,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頭上蒙蓋頭,腳上穿繡鞋,而是“騎著馬,戴著花”,和新郎“說說笑笑進婆家”。
陜北民歌貼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實,感情色彩濃,情歌尤其這樣!断肽銓嵪肽恪分械闹魅斯俏晃闯鲩w的大姑娘,其中有一段是這樣抒發(fā)她的感情的:
想你想你實想你,
渾身上下都想你;
頭發(fā)梢梢想你呀,
紅毛頭繩難掙呀;
腦瓜皮皮想你呀,
榆林梳子難梳呀;
眼睫毛毛想你呀,
白天黑夜難閉呀;
眼睛仁仁想你呀,
淚水顆顆難收呀;
舌頭尖尖想你呀,
酸甜苦辣難嘗呀;
……
如果說是只是人物內(nèi)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么這首信天游 《拉手手》卻是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
你要拉我的手,
我要親你的口,
拉手手,親口口,
咱二人疙嶗里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雖然大大咧咧,但動作自然,情緒輕松,可謂是陜北的一首絕唱。
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原因,陜北經(jīng)濟落后,文化不發(fā)達,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識對這里的統(tǒng)治,相對來說比較薄弱。陜北民歌在陜北廣泛流傳,一般陜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幾首,田間地頭勞作時,行路時,均可聽到歌聲。農(nóng)閑休息,茶余飯后,人們常聚在一起輪番演唱。除了這種日常生活中群眾自然流傳外,還有兩種流傳方式:一是民間歌手和藝人們的流傳;二是一些風俗活動中集體或個人的流傳。如“過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時、秧歌等活動,都得唱歌。又如《迎親歌》中就有“落腳歌”、“走紅氈”、“拜天地”、“撒帳”、“上頭歌”、“送兒女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