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陶器小常識(shí)肆:施釉方法

雕塑藝術(shù)
2021-9-22 11:46:59 文/鐘晟睿 圖/戴偉
施釉工藝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的過程。上次我們了解了榮昌陶器裝飾方法中的釉色裝飾,本次我們介紹施釉方法,常用的施釉方法有蘸釉、蕩釉、澆釉、刷釉、吹釉、噴釉、輪釉等多種。按坯體的不同形狀、厚薄,采用相應(yīng)的施釉方法,本期我們主要介紹前三種施釉方法:
1.蘸釉:又叫“浸釉”,為最基本的施釉方法之一。將坯體浸入釉漿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體的吸水性,使釉漿均勻地附著于坯體表面。釉層厚度由坯體的吸水率、釉漿濃度和浸入時(shí)間決定。2.蕩釉:即“蕩內(nèi)釉”,把釉漿注入坯體內(nèi)部,然后將坯體上下左右施蕩,使釉漿布滿坯體,再傾倒出多余的釉漿,隨后坯體繼續(xù)回轉(zhuǎn),使器口不留殘釉。有一次蕩釉的,也有兩次的,但不能多過兩次,否則容易產(chǎn)生氣泡,蕩釉法適用于小而腹深的制品。
3.澆釉:大型器物的一種施釉技法。手工操作是在盆或缽上架一木板,瓷坯置于木板上,用勺取釉漿潑澆器物。澆釉機(jī)操作,將坯件置于旋轉(zhuǎn)的機(jī)頭上,邊轉(zhuǎn)邊澆釉,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使釉漿均勻附掛在坯上。盤碟類制品也多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