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記憶(一) | 呂其明:把扎根人民、謳歌時代作為一生創(chuàng)作的必修課

上海音樂學院
2021-11-29 15:43:26 文/王偉 圖/高雪芬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ān)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中強調(diào)了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一百年來,黨始終踐行初心使命,團結(jié)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繪就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壯美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現(xiàn)實的映照,回望歷史,更好地遠觀外來!
為更好地從上音校史中汲取力量,助力學!笆奈濉币(guī)劃和“雙一流”建設(shè),黨委宣傳部(校史館)、離退休工作處策劃了以“校史記憶”為主題的校史人物采訪拍攝系列工程。項目以年齡為依據(jù),對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老先生進行采訪。
第一批以目前可接受采訪的90歲以上的上音人為主。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上音的辦學歷史,也特別采訪了曾擔任校領(lǐng)導的幾位老先生。
聆聽上音校史,從上音的校史記憶中追溯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從今天起,官微將連續(xù)一周推出“校史記憶”專欄獻禮校慶。
今天推出第一篇——呂其明:把扎根人民、謳歌時代作為一生創(chuàng)作的必修課。
呂其明,漢族,1930年5月生,1945年9月入黨,安徽無為人。今年七一前夕,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他成為全國29名功勛黨員之一,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習近平總書記頒發(fā)的黨內(nèi)最高榮譽“七一勛章”,這是對呂老用一生踐行“永遠跟黨走”音樂創(chuàng)作理念的最高贊譽。
2021年,我們黨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開啟了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作為上音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9月15日,呂其明先生回母校分享他的藝術(shù)人生。(用一輩子踐行初心使命 | 上音杰出校友呂其明先生回母校分享音樂人生,感動全場)
呂老的講座感情充沛、內(nèi)容真切,打動和感染了在場的聽眾,現(xiàn)場數(shù)度響起熱烈的掌聲,為一位老藝術(shù)家畢生始終不渝的為人民而藝術(shù)的追求鼓掌致敬!
為更好地學習人民音樂家、上音杰出校友呂老的藝術(shù)思想和藝術(shù)追求,傳承上音從建校初就一以貫之的愛國情懷、紅色基因,上音黨史學習教育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和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將呂老的發(fā)言稿整理成冊,作為上音黨史學習教育讀本,獻禮上音九十四周歲生日!
考慮到公眾號推送的篇幅所限,呂老講話稿在刊登時有所刪減,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母校,您好!
我今天非常激動。首先要感謝院黨委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今天來向母校匯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此刻的所思所想,自己的一些美好回憶。
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把自己所走過的路和大家做一些介紹。我的經(jīng)歷非常簡單,從數(shù)字來講,一個是10年,一個是9年,一個是70年。10年就是我讀了4年小學,10歲參加新四軍,1940-1949年這9年,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度過了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1949年轉(zhuǎn)業(yè)到現(xiàn)在,在電影作曲崗位上工作了70年。所以是三個數(shù)字,10年,9年,70年。
我的一生,有四件事情決定了我的命運。第一件事是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在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文藝工作者進行了學習,這個座談會對我有終身影響。第二件事,1945年我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件事也是在1945年,我的父親呂惠生為民族解放事業(yè)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第四件事是來上海音樂學院學習。
一、奠定創(chuàng)作的思想基礎(chǔ)
第一件事1942年,延安召開了文藝座談會,我們在敵后的文藝工作者非常高興。一直到1944年春,我們開始學習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我當時才14歲,對很多問題不可能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我來講,主要有兩點我記了一輩子:第一點,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第二點,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一定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群眾。這一點在我?guī)资甑墓ぷ髦校阉鳛橐粋必修課,無論寫什么作品,一定要深入生活,一定要向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民間音樂學習。
以上兩點重要思想,對我具有終身的指導意義。這里我講幾個小故事。
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我經(jīng)受了戰(zhàn)火的洗禮和極其艱苦的生活磨練與考驗,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鍛煉非常大。比如說每天行軍,要走七八十里路,到了一個地方就要開始演出。有一次,行軍走了一天,晚上還有演出。我在歌劇《農(nóng)村曲》第三幕中演一個逃難的小孩。演出時,要輪到我上場了,到處找不到我,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我時我已睡著,叫醒一聽嗓子已經(jīng)半啞了。演出結(jié)束后我心里非常難過,撲到團長的懷里哭了起來,但是團長沒有批評我,反而安慰我。后來每次有演出時,團長就讓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陪著我,我自己也格外注意,堅決不再出現(xiàn)同樣的失誤,這是一種鍛煉。
回想戰(zhàn)爭年代,好像還在眼前。1943年,我已經(jīng)參加革命三年了,當時局勢非常嚴峻,敵人集中5萬軍力進行掃蕩。記得有一次我們一夜行軍就進到了一個大的山坳里面,整個七師師部全部被敵人包圍了。我們文工團分成小組下山,在老鄉(xiāng)的指引下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山洞。就在這個山洞里住下了,沒有吃的。管蔭深同志,是我們的音樂指導員,他曾在音專學習過,他從上海帶去一件皮大衣,趕快抱著就帶下山送給了老鄉(xiāng),換一點吃的東西,喝的就是天上下的雨水,用茶缸接著喝,我們在這個山洞里度過了7天7夜,7天以后鬼子撤退了,我們下了山。老鄉(xiāng)跟我們講,當時曾經(jīng)有兩次鬼子和偽軍到村子里來問老鄉(xiāng):這個山上有沒有新四軍?不講就槍斃。老鄉(xiāng)非常害怕,但他仍堅決否認。就這樣,老鄉(xiāng)沒有把我們供出來,保住了我們幾個人的性命。
在戰(zhàn)爭年代那個時候,新四軍和老百姓的關(guān)系是魚水關(guān)系,魚離掉了水就不能活。我能夠今天在這里發(fā)言,真是要感謝我們的人民群眾,感恩他們,我們應以畢生的最大努力來為他們服務。
二、入黨——一生榮耀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延安文藝界的老大哥們在學習了文藝座談會講話后,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出了《夫妻識字》等一系列的“廣場文藝”作品。我們團長就出了一個主意,1944年,劇團要排一個廣場劇,這劇叫《送郎參軍》,里面只有一對小夫妻,誰來演呢?他們決定要我來演這個小媳婦,我是一個小大男人啊,怎么去演一個小媳婦?我不能接受。后來我姐姐呂曉晴(比我大兩歲,已經(jīng)入黨了)和團長,都來做我的工作。聽了他們的開導,我轉(zhuǎn)變了自己的想法,接演了這個角色,而且演的相當成功,受到熱烈的歡迎。
第二年我就入黨了。當時的想法很簡單,要抗日打鬼子,要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把一切獻給黨。入黨對我來講,確定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文藝觀、價值觀。從這個時候起,我就把我的全部生命獻給黨,獻給祖國和人民,這是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三、父親的影響
第三件事情就是我父親英勇犧牲。我父親叫呂惠生,192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農(nóng)學院,是一位農(nóng)業(yè)專家?谷諔(zhàn)爭的時候新四軍到了我們家鄉(xiāng),他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給新四軍募集了大量的彈藥、糧餉等物資,也正因如此,國民黨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直到1939年下半年國共摩擦開始了,后來就越來越緊張,我父親上了國民黨的黑名單。這時,父親就帶領(lǐng)我們?nèi)彝侗夹滤能妳⒓痈锩?941年領(lǐng)導決定派我父親到新四軍七師去工作。臨走的時候,陳毅軍長找我父親談話,說:七師這個地方是一個戰(zhàn)略要地很重要,派你到那兒工作,希望你把工作做好。我父親非常感謝上級的信任,絕對不辜負黨的囑托。臨別的時候,陳毅軍長送我父親一把掌心雷小手槍,是德國造的全新的一把小手槍,我父親非常感謝。這時我父親調(diào)到七師工作,而我和我姐姐仍然留在二師的抗日劇團,父親就把這把小手槍轉(zhuǎn)送給了我,我高興極了。
新四軍二師抗敵劇團小伙伴們
1941年,父親任新四軍七師皖江抗日根據(jù)地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在我軍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中,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父親在走向刑場時,大義凜然,視死如歸,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以生命最后一滴血,在紅旗上寫下對黨的忠誠,時年43歲,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父親去世了,他一生清廉,兩袖清風,雖然他沒有留給我任何物質(zhì)意義上的遺產(chǎn),然而,父親留給我巨大的精神財富,讓我受益終身。父親給了我生命,也給了我錚錚鐵骨,耿耿丹心,一腔熱血,浩然正氣,父親的英雄形象就是我崇高的路標,鮮艷的紅旗上也有我父親的鮮血,我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就是踏著父親的足跡前行,我的孩提時代在抗日戰(zhàn)爭中、解放戰(zhàn)爭中經(jīng)歷戰(zhàn)火的洗禮和極其艱苦生活的磨煉與考驗。在這戰(zhàn)地課堂,在這以抗戰(zhàn)音樂和民間音樂為課本的年代,我作為一個只讀了4年書的10歲孩子,同時也作為一名部隊的文藝工作者,確實像進了一所沒有圍墻和沒有;盏纳畲髮W、藝術(shù)大學,唱歌、演戲、教歌、行軍、打仗、宣傳、鼓動,把我和指戰(zhàn)員鄉(xiāng)親們交融在一起,把我一顆稚嫩的心和中國人民偉大的解放事業(yè)交融在一起。
總之,部隊文工團9年的戰(zhàn)斗生活和藝術(shù)實踐,使我受到極大的鍛煉和藝術(shù)熏陶,是我人生經(jīng)歷中最寶貴的一個關(guān)鍵時期,給我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chǔ)和生活基礎(chǔ),對我未來的成長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決定性影響。
四、來到上音
1949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華東軍區(qū)文工團參加了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一直跟隨陳毅司令員打到了上海。5月26日那天,我們文工團在老北站的大廳條凳上睡了一夜。第二天5月27日上海解放,文工團非常整齊的集體走在上海的馬路上,我的背包上架著一個小提琴盒子。我們這個團還有一個電影隊,一個軍樂隊。
華東軍區(qū)文工團1949年11月份全部轉(zhuǎn)業(yè)到上海電影制片廠,我那時還是拉小提琴,但是到了1951年,我就被調(diào)到北京新聞電影制片廠擔任電影作曲了。這對我提出了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我感到,我們在文工團的時候好比是小米加步槍,但是轉(zhuǎn)業(yè)到電影廠,它是一個大企業(yè),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生產(chǎn)系統(tǒng),而我的作曲工作是面對著一個交響樂隊,面對著從未有過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我迫切要求提高業(yè)務能力。
到了1955年開始寫故事片時,這個矛盾更加尖銳化了,寫作時我想的很多,就是表現(xiàn)不出來。但是我1956年寫《鐵道游擊隊》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時,像打開了一道閘門,很順利地寫出來了,為什么?因為我有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的生活體驗,而很多器樂部分的音樂怎么寫,就感到太難了,因此,更加迫切要求深造,不提高就沒有辦法完成任務。
我學習的路不是那么平坦,因為我這個人對于黨組織來說,可以兩用,不同的領(lǐng)導對我有不同的看法。后來領(lǐng)導達成一個妥協(xié)方案,既讓我擔任行政職務,也讓我?guī)毜缴虾R魳穼W院來學習。我當時是想離開工作崗位,一門心思學習的,但想法和要求落空了。
當時我是電影局黨委委員、上海音樂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電影樂團團長,每年要給廠里面寫一到兩部故事片。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袁文殊同志給我寫了介紹信,我就拿著袁文殊同志的介紹信,到宣傳部找到了當時的副部長徐平羽同志,他也是作家,對我很感興趣。他不是在袁文殊同志介紹信上畫個圈,而是提筆給我再寫了一封介紹信,我記得他是用毛筆寫的。我拿了這封介紹信到音樂學院找到了黨委書記孟波、鐘望陽同志,他們熱情的接待了我,知道我這個情況,把我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特殊學生接納了下來。怎么特殊呢,不考試,跟本科,一切副科全免,集中力量攻主課,這是兩位書記給我安排的。
我的同班同學有沈一鳴教授、黃白教授,我們同在黎英海先生這個班里,就這樣,我進入到本科學習一課也沒有拉下,但是我又感到非常遺憾,我并沒有完全學好學透,那時候我不可能全力投入學習,能保證去聽課已經(jīng)非常不易了,我習題做得不多,特別是鋼琴課,我很難保證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每次先生給我上課,我總是有一種愧疚感。那時候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由于工作學習的兩重負擔壓力太大,因此,我得了哮喘病,醫(yī)生說是身體透支太厲害了,但是我還是要繼續(xù)的堅持工作和學習,雖然非常艱苦,但是我感到非常幸福,有這么一個機會讓我學習,太難得了,我非常珍惜。
上音情緣
很多年來,與敬愛的賀老、桑院長和廖院長的接觸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美好記憶。
與賀老
賀老(1994年敬老節(jié))
這個照片是1994年左右,上海音協(xié)請我們的老藝術(shù)家到豫園去參觀,那天當我牽著賀老手的時候,馬上使我回憶起1942年。
1942年春夏之交,敬愛的賀老從上海來到淮南抗日根據(jù)地。在三個月的時間里賀老給我們講樂理,給我們訓練合唱,他的作品我們唱得很多,特別是他剛寫的《1942年前奏曲》,水平很高,很難唱,賀老耐心地一句句的教我們,演唱的歌曲還有《墾春泥》《勝利進行曲》《游擊隊歌》等。賀老還教我們演唱《游擊隊歌》四部合唱,我到現(xiàn)在每個聲部都能唱下來,印象太深了。
有一天晚上天氣非常晴朗,皓月當空。遠遠的我就聽到有小提琴的聲音,我就迫不及待的跑過去,坐在樹蔭下非常聚精會神的聽賀教授演奏。他拉得非常的專注,演奏的樂曲非常優(yōu)美,我在旁邊真是聽迷了,世界上還有這么好聽的音樂。一曲終了,賀教授發(fā)現(xiàn)不遠處坐了一個孩子,他就走過來問我,你今年多大了?你父親是做什么的?你是什么時候參軍的?一連串的問題提出來問我。我一一作了回答。后來賀教授說,你現(xiàn)在12歲,正是學琴的時候,你讓你爸爸給你買個琴,現(xiàn)在開始學一定會學好的。我當時聽了賀教授講的這些話,非常的激動,非常的向往,我真希望什么時候有一把小提琴那就太好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得了小提琴的相思。ㄖ钡1947年調(diào)到華東軍區(qū)文工團才圓了拉小提琴的夢)。賀教授在我們團里呆了3個月,他就回到軍部后去延安。在離開團的時候我們?nèi)珗F同志依依不舍地又到村頭歡送他踏上新的征程。賀老是我的啟蒙老師,是他引導我走上了音樂的道路。
賀老當時是上海音協(xié)黨組領(lǐng)導成員之一,黨組有丁善德、孟波、鐘望陽、瞿維、黃貽鈞,我是其中年輕的后輩。這個黨組領(lǐng)導班子領(lǐng)導著上海的音樂舞蹈事業(yè),并從1960年成功舉辦了“上海之春”音樂節(jié),新人輩出,新作品不斷涌現(xiàn),成為上海音樂史上一段非常輝煌的時期。老前輩們作出了很大貢獻。
與桑院長、廖院長
與桑桐院長也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在那段時間里,他被選為上海市音協(xié)主席,我和其他幾位副主席輔佐他的工作,當時都是到他家里開會安排工作。他簽名送我和聲學教程等三本大作,我倍加珍惜和感謝。
與廖昌永院長也有兩段難忘的記憶,那時候他大概還沒有畢業(yè),有一次我聽到他的演唱,我覺得他唱得挺好,我有一部電視劇《秋白之死》,里面有一首主題歌就請他演唱了,但難度比較大,音域較廣,從C1
一直到A2,他唱得非常動情感人,我非常滿意,就留下了兩張合影。
呂老與廖院(1998年)
呂老與廖院(1998年)
還有一張照片,中央電視臺《向經(jīng)典致敬》欄目組為我做了一期節(jié)目,這時候他正好腿受傷,但仍然接受了邀請去做嘉賓,他不僅非常熱情地講了很多使我感動的話,同時還演唱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我非常感動,他是用美聲來唱土琵琶,唱的那么動情、那么好聽,別有韻味。
上音點滴
在和三代院長的接觸中可以說明,我和母校的感情是太深了。當然還有很多老師對我的幫助。這里我再講一件事情,1972年我借調(diào)到上海芭蕾舞團,參加《白毛女》舞劇音樂的修改定稿工作。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通知我要我參加上海芭蕾舞團的外訪工作,去訪問朝鮮和日本,并且要我擔任樂隊的隊長兼指揮,這把我難住了,我說我是搞作曲的,指揮也不過學了兩年,我不行。領(lǐng)導還決定由陳燮陽指揮《白毛女》,讓我指揮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我覺得自己根本不能勝任,不能接受。領(lǐng)導為此到我家,為了說服我一直不走。后來我沒有辦法,作為共產(chǎn)黨員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下來,但這是個大難題啊,我怎么走到舞臺上去?如果在國內(nèi)還好,特別是出國呀,上了指揮臺,人家認為你代表的就是你們國家的指揮水平,為此我苦惱極了。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封短信,是黃曉同教授給我寫的,他說:知道你要出訪,而且是指揮鋼琴協(xié)奏曲,如果你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問題需要我?guī)兔Γ埬阏f。看到這封短信時,我眼淚都流出來了,真是雪中送炭啊。我很快就和領(lǐng)導匯報了,這個事情就反映到市里面去了。市里面就找到了咱們學校,學校安排了兩位老師給我輔導,周老師和鄭老師,好像是從干校調(diào)上來的,我指揮兩架鋼琴,黃先生給我講了一個星期的課,每個樂章應該怎么處理,非常誠心地來教我。由于黃先生對我耐心細致的指導和幫助,我才有了信心。到朝鮮、到日本演了二三十場,受到熱烈歡迎。鋼琴協(xié)奏曲除了我背譜外,每一個演奏員面前都沒有了譜架,都能背譜演奏了,這個事情更加深我對學校的感激,對老師們的敬仰和感謝。
在學校,我像海綿吸水一樣地學習,因為我是先有了實踐才來學習的,和從附中上來的學生不一樣。我是帶著問題來學的,因此老師們講課的時候,我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如此,收獲非常大。這個對我來講,幫助是絕對不一樣的。那幾年學習非常艱苦,非常困難,但是機會難得。戰(zhàn)爭年代9年的崢嶸歲月給我打下了思想基礎(chǔ),而這7年的苦讀增強了我的創(chuàng)作技能。可以說決定了我后半生的藝術(shù)生命。
五、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
我創(chuàng)作的作品95%以上都是主旋律的作品,作為共產(chǎn)黨員,就要全心全意為黨、為祖國、為人民服務,我覺得這是我的職責。我也有不少機會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但是我不愿意這么做。我記得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有好心的朋友來找到我,說現(xiàn)在改革開放了,都在搞工作室,讓我也搞一個工作室,幫我收費,按照我的身份談價錢。我回答得非常干脆,我非常感謝你們的好意,但是我現(xiàn)在不準備這么做,因為我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追求。
拿《紅旗頌》來說,這部作品演出最多,廣播也是最多,但是我從來沒有向哪個單位、哪個團體去要稿費。相反,我的《紅旗頌》套譜出版,我請上海音樂出版社費維躍社長幫我將幾十部套譜郵寄給全國專業(yè)交響樂團。后來交響合唱《紅旗頌》套譜又出版了,我和詞作家薛錫祥教授商量,我們兩個人又再送了幾十部套譜出去(一本約500多塊錢),費社長非常熱心,又幫我們寄出去了。我覺得我能夠把《紅旗頌》送給他們,他們能夠來演奏,有更多的人來聽,對于我來講比什么都好。
我在精神上受到了非常大的享受,這么多人喜歡《紅旗頌》,愛聽《紅旗頌》,愛演《紅旗頌》,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對我最高的褒獎。
1998年,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邀請我為改造擴建后的紀念館寫背景音樂,我二話沒說就接受了這個任務,因為我是烈士的后代理應承擔這項工作,不取分文報酬,同時表示需到雨花臺紀念館深入學習烈士的先進事跡,凈化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作熱情。后來我用半年的時間為他們寫了一部1小時、15個樂章的《雨花祭》組曲。大家如果去南京雨花臺紀念館,一進展廳就能聽到我的音樂。雨花臺在展廳內(nèi)有一面墻是我父親的事跡,中間擺著一個玻璃柜,擺放著父親的遺物,在雨花臺領(lǐng)導的建議下,玻璃柜中擺放著我的《雨花祭》總譜,總譜旁寫有一句話:作曲家呂其明是呂惠生烈士的長子。我的音樂能夠和雨花臺、和烈士們共存,這是我最高的榮譽,我想我的父親在九泉下一定會含笑的。
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雨花祭》寫好以后,我找到了交響樂團陳光憲同志,他們非常支持,用兩天的時間錄了音,我非常滿意。我給他們打了6萬塊錢的錄音經(jīng)費,他們兩天錄音,車費和餐費用掉了2萬塊錢,剩下的4萬塊錢他們捐給了南京雨花臺。雨花臺的同志非常感動,他們給上海市委宣傳部寫了一份感謝信,感謝信的最后一句寫到,感謝上海的黨組織培養(yǎng)了這么優(yōu)秀的文藝工作者。不僅是我不拿分文,指揮家、演奏家也是不拿分文,無私奉獻。
仍是在1998年,我創(chuàng)作了弦樂合奏《龍華祭》,這是交響樂團陳光憲、陳燮陽邀約我寫的,他們說什么題材都可以。又是生活給了我靈感;叵肷虾=夥艜r犧牲了7000多位指戰(zhàn)員,我們在慶祝勝利的時候,絕不能忘掉他們,因此我寫了弦樂合奏《龍華祭》,這次我也分文不取。
1990年,我離休后,給自己定了幾大任務。第一是繼續(xù)寫自己認為該寫的電影音樂;第二是為我們的部隊做點事情;只有離休以后才可以抽出時間來,我行程萬里,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為我們的部隊寫了將近30首部隊歌曲,而且是分文不取。比如長春飛行學院院歌、合肥炮兵學院院歌,解放軍第一軍第一師師歌、云南邊防雷達旅旅歌等等。到一個地方我就給部隊講傳統(tǒng)。給他們寫歌,教他們唱,一直唱到唱會為止,這叫什么?這叫感恩。因為我9年的部隊生活,從少年時期到青年時期都是在部隊度過的,部隊養(yǎng)育了我,我才能有今天,喝水不忘挖井人,一定要講究報答。所以我就抽出時間專門為部隊寫歌,受到了部隊的熱烈歡迎,F(xiàn)在他們還一直在唱。
六、創(chuàng)作的源泉
我始終認為,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這已經(jīng)成了我的必修課。每一部作品都要深入生活,這已經(jīng)變成了我的習慣和常態(tài),到生活中去吸收精神的養(yǎng)料,學習民間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這對我來說絕不是一時一事,而是一生。
1951年,我到淮河工地參加勞動,有一天我遠遠聽到一個民工在喊號子,我一聽非常感動,那么高亢那么好聽啊,我就趕緊把它記下來,到現(xiàn)在還記得,旋律很美、很高亢,我后來就把這個素材用到了作品中。我寫《鐵道游擊隊》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在三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學習了大量山東的民間音樂,并化作自己的語言,根據(jù)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這部作品,我將非常抒情和鏗鏘有力的兩種風格結(jié)合在一起,歌頌了游擊隊員們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F(xiàn)在還在傳唱,我感到非常欣慰。
《紅旗頌》是一部偉大祖國的贊歌。是1965年“上海之春”音樂會的一篇“命題作文”,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為背景,謳歌黨、謳歌紅旗、謳歌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日夜拼搏,激動地淚水伴我寫出了《紅旗頌》!都t旗頌》你聽起來它不是四川的、不是東北、也不是陜北的,它是中國的,具有中國氣派,但這里面有很多民歌的元素,化為我自己的語言寫了這樣一首頌歌。我深深體會到,植根民族土壤的作品才更有藝術(shù)的生命力。
70年來,幾乎每一部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我都必須深入生活,寫電影《廬山戀》的音樂時,我走訪盛產(chǎn)民歌的江西,走遍廬山;寫電影《焦裕祿》音樂時,我奔赴蘭考,研習河南豫劇、河南民歌;為紀錄片《大慶戰(zhàn)歌》創(chuàng)作音樂時,我去到冰川雪地的大慶,與石油工人同吃同住體驗生活;為紀錄片《鞍鋼在建設(shè)中》創(chuàng)作音樂時,我在鞍鋼生活了近兩個月,深扎廠房,訪問勞模......只有走到生活中間,才會獲得最真實的感受,才能用激情、深情寫出老百姓的心聲。
我的本職工作是電影作曲,長期以來在黨的方針的指引下,走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我也清楚地看到中國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許多年來已取得非?上驳某煽,值得我很好地學習。同時,我認為交響樂創(chuàng)作應有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作思維方式和途徑,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創(chuàng)作者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寫出獨特而有感染力的、多元化的優(yōu)秀作品,百花齊放才是春。
七十年來,我在音樂高地上一路走來,始終不渝地履行著我的入黨誓言和承諾,無私奉獻,勤奮創(chuàng)作,我的作品絕大部分都是主旋律的作品,都是標題性的、普及型的、接地氣的、雅俗共賞的作品,沒有高超的技巧,只有純樸的情感,我的作品是我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fā)展,我對自己所走過的創(chuàng)作道路,感到欣慰和自豪,從未后悔過,今后要一直走下去。
七、感恩和祝福
獲獎是榮譽,也是責任。同時我也清醒地看到,我也有自己的短板,也有不足之處,絕不是完美無缺的,特別是在獲獎以后,我要講這一點,因為獲獎被自己拔高或者是被別人拔高,這是一件非?膳碌氖虑。認清我是誰,我還是我,是一個抗日老戰(zhàn)士、老共產(chǎn)黨員、烈士的后代、電影作曲家,僅此而已。人生苦短,時間過得這么快,我已從一個少年的文藝兵成為如今鮐背之年的文藝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多次的講話,給我們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首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是黨對文藝戰(zhàn)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為人民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100條、1000條,但最根本、最關(guān)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接地氣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貢獻給黨,貢獻給祖國和人民。
80年來,我見證了祖國從戰(zhàn)爭走向和平,從貧困走向富強,正在實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生在偉大的祖國,能安度晚年,感到非常幸運,非常幸福,非常自豪。
人生的晚霞依然是美麗的、精彩的、有意義的。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精神狀態(tài),繼續(xù)為黨、為人民創(chuàng)造出更多受人民喜愛的作品,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我有幸在20世紀50年代末踏進母校這所高等音樂學府的門檻,永遠銘記在學習作曲和指揮專業(yè)的那些日日夜夜,是母校的老師們?yōu)槲野肯枰魳诽斓夭迳县S羽,解放了我的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力。當我在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上,每向前跋涉一步取得一點成績時,我都默默地感謝親愛的母校和尊敬的老師們。
今天祝母校繁榮昌盛,百花盛開,桃李滿天下,祝母校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為創(chuàng)一流的音樂教育,創(chuàng)國際的先進水平,再鑄新的輝煌。謝謝大家。
照片來源:呂其明
設(shè)計:leisurelyzs
整理、編輯:蔡琰
小音征稿啦
下一個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來投稿吧~
征稿類型
人物|身邊的優(yōu)秀師生榜樣或校友故事
圖片|記錄上音兩校區(qū)的攝影設(shè)計
視頻|師生才藝展示及編曲創(chuàng)作
創(chuàng)意| 適合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發(fā)郵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標題:投稿-類型-姓名-年級-學院
投稿要求
作品確為作者本人原創(chuàng)成果
小音家族
贊與在看,兩個都點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