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xù)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 ||紙短情長,愛在化院——寫在第37個教師節(jié)

山東化工職業(yè)學院
2021-9-11 21:36:14 文/孫浩楠
秋風漸涼,黑夜變長,轉眼間,來化院已有四年,不知不覺已從一個化工工程師變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從一個知識的接受者成為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這種過渡不僅只是身份的轉換,還需要更多閃光的智慧和充滿愛意的關懷,寬嚴相濟、管教同步。作為一名教師,我在知識的土地上,播撒知識的種子,并付諸辛勤的勞動,這個過程,雖艱辛忙碌,卻也快樂充實,暗夜里,抬頭仰望星空,低首反思每日教學,心中無愧便是莫大安慰。
相識
初識化院,還是得益于一則招聘信息,三尺講臺曾是我幼時的夢想,長大后,各種機緣巧合,卻做了一名化工工程師,而這條教師招聘信息的閃現(xiàn),瞬間點燃了我沉睡已久的夢想,開啟了一段為夢想奔跑的時光之旅。經過一輪緊張的筆試、面試、體檢、政審系列程序,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
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8月27日,我和小伙伴們一起走進了尚在建設之中的化院。她像一個稚嫩的孩子,到處都在快速的成長,每天都會呈現(xiàn)不一樣的風貌,令人唏噓不已。建校至今,她更像一只欲將展翅高飛的大鳥,羽翼日漸豐滿,擁有了更多活潑的孩子,和一群為之精心守護的使者們。這里,不同的地點,總會有不同的聲音,教室里時而回蕩著鏗鏘有力的聲音,擲地有聲;走廊里時而飄來一串串年輕的笑聲,悅耳動聽;辦公室里時而彌留著一句句諄諄教誨,醍醐灌頂,一掃心中陰霾!
相知經過兩天的系統(tǒng)培訓和齊魯前輩們教學經驗的傾囊相授,我們便懷揣著一部部“葵花寶典”,進入了實戰(zhàn)演練。很幸運,我所教課程屬于我一直從事的石油化工領域,遇到了一群活潑可愛的精靈-16級煉油2班,他們淘氣又聰明,調皮又伶俐,是我為之奮斗的不竭動力。而我的指導老師是趙淑艷老師,德高望重,從教經驗豐富,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不倦,不吝指導,不嗇相告。
多聽課,會聽課,聽好課,是新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還記得第一次聽課是趙老師的《化工原理》。上課注重儀式感,邏輯嚴謹,深入淺出,善于運用大量的工業(yè)生產實際案例,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從她身上看到的,也必將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守
經過短短三年的摸爬滾打,化院已然成為一個萬人高校。在學?焖侔l(fā)展的機遇期,我從一名專業(yè)課教師成長為一名中層干部,面對38位教師和近3000名化工專業(yè)學生,這既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責任。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劍已佩妥,化院即是你的沙場;戰(zhàn)鼓擂響,學子亦為你的風向標。愿奔跑中的化院在未來的跑道上披荊斬棘,鑄就品牌高校夢想!愿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院學子,亮出自己的一道道光!愿化院的每一位教師,幸福滿滿,成就滿滿,這就是我在第37個教師節(jié)最簡單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