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師尤景紅家庭獲評首批遼寧省教育世家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2021-9-11 21:25:39 文/朱俊杰 圖/高遠航
近日,經(jīng)各地各校遴選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審核評議、網(wǎng)上公示等程序,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尤景紅等30個家庭獲評首批遼寧省教育世家。她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用愛心和奉獻耕耘三尺講臺。
首批遼寧省教育世家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于 欣 沈撫改革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方大實驗小學
馬 蘭 大連理工大學
王 越 撫順市第二十六中學
尤景紅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付 冰 大連育明高級中學
呂懌南 本溪市第一中學
任 艷 鐵嶺市高級中學
劉 琳 遼寧大學
湯亞達 鞍山市第三十五中學
孫旭輝 錦州市凌海特殊教育學校
孫曉彤 沈陽市康平縣東升滿族蒙古族九年一貫制學校
李 紅 阜新市教師進修學院
李佳玲 營口市第三高級中學
李 峰 遼寧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楊 潔 東北財經(jīng)大學
吳瀟麗 盤錦市實驗幼兒園
佟盛光 丹東市第六中學
張婧姝 大連外國語大學
張 博 沈陽工業(yè)大學
陸 方 大連大學
趙春杰 沈陽藥科大學
柯若儀 大連醫(yī)科大學
姚曉娟 朝陽市第六中學
徐銓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
姬亞男 遼陽市燈塔實驗中學
符 亮 葫蘆島市第三實驗小學
景 浩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謝啟文 中國醫(yī)科大學
蔡 杰 遼東學院
潘 俊 沈陽建筑大學
核心提示
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教師尤景紅一家三代人投身教育事業(yè)。其父母一生從教,用他們的執(zhí)著和堅守,把一批又一批學生送往祖國各地;尤景紅和丈夫31年堅守教師崗位,無怨無悔,甘于平凡;90 后兒子研究生畢業(yè)后,也把教師作為一生的職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尤景紅家庭被省教育廳評為首批遼寧省教育世家。
一手幫學生拎箱子,一手接聽電話,9 月 4 日,記者見到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石油化工系教師、班主任尤景紅時,她正在學校大門口迎接首批返校的外地學生。
“這兩天一共有90多名學生回來,下周還有 40 多名!闭f話間,一位家長打來電話咨詢考計算機證書的事!熬蜆I(yè)是最大的事,學校全力以赴培養(yǎng)學生掌握真正的本領(lǐng),同時也幫助他們考取相關(guān)證書,以便學生更具有競爭力,也能更快地勝任工作。”尤景紅說。
對尤景紅的采訪幾次被電話打斷。“這兩天開學,學生需要辦各種手續(xù),班里有幾個孩子需要辦理助學貸款,我得幫他們對接好這件事。”尤景紅一邊說一邊拿出小本子,逐個給需要辦理助學貸款的學生打電話。
“每天都是這樣忙碌,瑣碎事很多,但這些都是我的工作啊!彪S后,尤景紅急匆匆地返回教學樓。當天,她在線上教學,需要給120名學生上四節(jié)課。
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尤景紅已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 31 年。她的父母、丈夫、兒子也和她一樣,默默堅守教師崗位。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尤景紅家庭被省教育廳評為首批遼寧省教育世家。
父母傾心教育,從小立志做教師
尤景紅的父母都是教師。父親尤彬14歲參加革命,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海軍飛行員。在部隊期間,尤彬曾在海軍學校及部隊任教員,從事航空教育;母親景淑媛那時是一名小學教師。
尤景紅的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對童年時期的美好回憶。有一年,父親班里的30多名學生來家里吃飯,媽媽拿出大號炒鍋在廚房炒菜。吃飯的時候,坐不下的學生就站著吃,真是熱鬧非凡。
年幼的尤景紅總盼望父親的學生到家里來,因為這些學生經(jīng)常帶她玩游戲。每當父親給學生講做人做事的道理時,她就用手拄著下巴,混在學生堆兒里跟著一起聽。看到學生們認真地聽父親講,對父親又那么尊重,尤景紅心里美滋滋的,“當老師真好啊!
父母晚上在家備課時,尤景紅就在一旁看書。母親下班經(jīng)常帶一包書回來,讓她隨便挑著讀!拔腋改缚傉f,當老師不容易,給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所以必須多看書,多學習!庇染凹t說。
1978年,尤彬轉(zhuǎn)業(yè)后與景淑媛一同來到遼寧省石油化工學校工作。一次,尤彬為學生講黨課,講起他父親和姐姐為了革命事業(yè)在廣東老家英勇犧牲時,忍不住淚如雨下!拔腋赣H不僅教學生知識,而且還教育他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庇染凹t說。
作為一名離休干部,尤彬經(jīng)常把思想政治工作從課堂上“搬”到家里。當時條件艱苦,每到周末,總有家在外地的學生到他家來吃飯。飯后,尤彬和學生逐個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生活情況,然后耐心地講道理,想辦法提供幫助。每個周末,景淑媛都是從早到晚地忙著做菜做飯,直到孩子們高高興興地離開。
景淑媛在校圖書館工作,勤勤懇懇,不怕臟不怕累,每天清掃一排排的書架,整理、粘貼破損書籍。僅憑大腦記憶,她就可以準確找到幾萬冊圖書的位置。
隨著一批批的學生畢業(yè),尤彬、景淑媛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祝福和問候。就在不知不覺間,在教師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尤景紅的心中種下了當教師的種子。
1995年,尤景紅從華東石油化工大學畢業(yè)后,毫不猶豫地選擇到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工作,實現(xiàn)了當一名教師的夢想。
夫妻投身教學,一生無悔育桃李
尤景紅的丈夫楊雨松也是遼寧石化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教師,兩人在校園內(nèi)相識相戀。
說起這段愛情經(jīng)歷,尤景紅對記者說:“沒有人介紹,我們倆是自由戀愛,認識后總有說不完的話!闭f完,一臉笑容地望著丈夫。
“景紅說啥都是對的,我是我們家的綠葉,專門映襯景紅這朵紅花!睏钣晁砷_著玩笑,兩人隨后一起大笑起來。
婚后,夫妻倆一起投身教育事業(yè),交流工作心得,討論教學方法。這些年,楊雨松一共編寫了12本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曾獲得遼寧省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
2006 年,尤景紅第一次當上班主任,特別興奮。當時學生是五年制,剛剛初中畢業(yè)的 32 名學生還像孩子一樣,有的到學校第一天晚上不睡覺,不停地哭。對于尤景紅來講,對待孩子們她既是班主任,又要像媽媽一樣。她帶著學生在操場上跑步,陪他們在食堂吃飯,一起到山海關(guān)旅游,傾注了全部的愛。
班里有一名學生小美,因為牛仔褲外兜里100元錢丟了,站在操場上哭泣不止,不去食堂吃飯,以此來懲罰自己。接下來的幾天里,尤景紅組織班級同學分別陪她聊天、做游戲、開玩笑,直到她情緒恢復了正常。畢業(yè)時,小美沒找到合適工作,尤景紅便陪著她參加面試,最終感動了用人單位,破格錄取了小美。小美說,畢業(yè)許多年后,她一直記得班級這個大家庭帶給她的溫暖,還有晃動在她眼前的同學們的笑臉。
小美告訴記者,畢業(yè)那天,全班同學互相擁抱著大哭。后來,班里第一個同學結(jié)婚那天,全班來了一次大聚會。他們找遍了錦州市的飯店,終于找到一個可以讓 32名同學圍坐在一起的大圓桌。吃飯時班長提議:“讓我們對尤老師叫一聲媽吧,感謝她像媽媽一樣,陪著我們長大!”全班同學一起高喊:“媽!”尤景紅當場流淚了,“這輩子,當一回老師,值了!”
如今,尤景紅已參加了無數(shù)場學生婚禮,學生們的孩子也漸漸長大。學生帶著孩子來看她,孩子都叫她姥姥。尤景紅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了如指掌:黃明從新疆調(diào)到大連工作了,管恒毅出國了,王浩在盛京銀行換了新崗位,王海昌在煙臺一家公司當上了高管……
從 2006 年起,尤景紅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送走了一批批學生。
今年這個新學期,尤景紅任 4個班的班主任,其中兩個班是大三年級,面臨畢業(yè)找工作的問題。開學前,尤景紅給學生挨個打電話了解就業(yè)意愿!皩τ谑袠I(yè)來講,我們學校通過校企合作等舉措,就業(yè)情況一直很不錯!庇染凹t一臉自豪地告訴記者。
這學期,尤景紅講授化工單元操作技術(shù)、煤化學兩門課,“有一門課是新課,壓力很大,假期一直在全力備好這門課!
兒子接力教書,青春與學生同行
2019年,尤景紅的兒子楊赫迪研究生畢業(yè)。“我反復思考,最后決定像父母一樣當一名教師!睏詈盏险f,他學的是會計專業(yè),畢業(yè)時有些猶豫,但最后還是決定留在母校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當一名輔導員,負責 500 多名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當教師受人尊重,是個神圣的職業(yè)!睏詈盏系南敕ǖ玫搅烁改傅拇罅χС。
楊赫迪很快從工作中感受到了快樂。“我的學生大多比我小七八歲,沒差太多,但學生和家長們卻特別信任我尊重我。我感覺自己的能力水平還差太多,一定要努力學習,對得起他們對我的這份信任!碑斏陷o導員后第一次回家時,楊赫迪興奮地與尤景紅嘮個沒完。
一家人茶余飯后,經(jīng)常坐在一起討論如何做好學生工作。一次,針對一名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尤景紅和丈夫分享了自己當班主任的心得,但是楊赫迪卻有自己的想法!霸谟懻撨^程中,我們一家三口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推陳出新,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落后于時代!庇染凹t深有感觸地說。
疫情發(fā)生后,尤景紅一家經(jīng)常交流線上教學方法。楊赫迪變成了尤景紅的“老師”,教她對課件進行優(yōu)化,加入更多的動畫效果,還教她很多新媒體的制作方法。
面對學生,剛剛走出校門的楊赫迪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學生運動時受傷了,他半夜12點出去買藥;學生突發(fā)腸炎,他立即帶著去醫(yī)院……
沿襲了這個教師之家喜歡請學生到家里吃飯的傳統(tǒng),尤景紅當班主任后,她把各個寢室的學生排好班,輪流到她家里吃好吃的。如今,楊赫迪每次找學生談話,都準備好水果、零食,一邊吃一邊嘮。
在這個教師之家,楊赫迪除爸爸媽媽是教師,其叔叔、嬸嬸、堂弟也都是教師。
補記
平凡造就偉大
采訪中,尤景紅一直強調(diào),自己就是一名普通教師,沒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她每天做的都是她應該做的。她的父母也是這樣,一直當著平凡人,做著平凡的事。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而平凡造就偉大,需要的是堅守。
尤景紅是全省幾十萬名教師中的一員。一代又一代人民教師默默奉獻在三尺講臺上,成為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的傳承人、追夢人。他們以實際行動,對學生言傳身教,也把良好的家風傳承給孩子,培養(yǎng)出新一代的教育傳承者。
“工作以后才發(fā)現(xiàn),有了豐富的知識,就可以在講課時靈活運用,學生愛聽,課堂就變得生動有趣了。”尤景紅說,對于教師來講,這些很重要,而她現(xiàn)在能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好教師,得益于童年時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告訴她,做一名好教師,首先自己要刻苦學習,更要耐得住寂寞。
行走在校園里,尤景紅常常會想起父親,他一輩子喜歡當教師,常常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2019 年,86 歲的尤彬去世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尤景紅在校園里走著走著就落淚。尤彬走了,但是他的女兒女婿、外孫子,還有一些學生仍在教師的崗位上,傳承著老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勤勉作風。想起這些,尤景紅感到很欣慰。“用心做教育,用愛做教師!边@是一代一代教師的肺腑之言,更是實際行動。
平凡造就偉大,需要把平凡的事做好。
一個微笑,一個電話,一個關(guān)切的舉動……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可以為學生帶來鼓勵,帶來溫暖,帶來健康成長的動力。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過程的組織者、幫助者,也是引路人。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同樣值得尊敬。也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恪盡職守的平凡的事,才成就了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尤景紅全家人在教師崗位上,日復一日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便是不平凡。
中國的今天,從無數(shù)平凡人的奮斗中得來,從無數(shù)平凡家庭的堅守中得來。當越來越多“他們家”的平凡故事被看見、被發(fā)現(xiàn),我們深信,平凡終將成就偉大。
END
來源:遼寧日報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
編輯:張金龍
審核:王立志
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