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師大——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遼寧師范大學
2021-10-20 09:35:47 文/潘玥婷 圖/倪明輝
一蔬一飯,飽含深情;
一飲一啄,皆為精粹。
在師大人看來,
生活飽含酸甜苦辣,
而食物更體現(xiàn)了人生滋味。
一道菜肴需要豐富的食材和精湛的技藝,
更需要用情、用愛去成就。
真絕“色”
繽紛彩
四季更迭,從早春新鮮初放芽的嫩綠到晚秋豐收的麥黃,再到隆冬晶瑩剔透的銀白,像是打翻了大自然多彩的調(diào)色盤,那繽紛的顏色,都能在師大的美食中找到歸處。
燈籠蝦的赤橙
青團的翠綠
橙味杏鮑菇的金黃
師大粽子的繽紛
“海洋”藍
如果夢想有顏色,那一定是師大食堂的夢幻藍,渤海之濱,明珠閃耀,師大臨海而居,在浪漫之都筑起夢的殿堂。師大學子暢游于知識的海洋,抬頭仰望,是星芒萬丈。
西山食府“海底隧道”
為師大學子創(chuàng)造浪漫世界
北山食府”浩瀚星空時光橋“
為師大學子筑起夢的橋梁
西山食府海洋主題餐廳
伴師大學子揚帆起航
“師大”紅
紅色是師大;盏念伾、是師大學子信仰的顏色。那抹紅給人力量,讓人堅定,因為那正是師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初心,以人為本,扎根教育最鮮亮的底色。
師大校史主題餐廳
“一訓三風”校訓墻
美好“食”光-制止餐飲浪費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
師大一直在路上
“香”溢情
佳肴香
絲絲縷縷的香氣在熱氣蒸騰中交織,也在心間縈繞,這是美食賜予我們嗅覺上的盛宴。
當勁道的面和肥美的牛肉邂逅,飄香四溢
鮮嫩的雞塊與青椒碰撞,使人垂涎欲滴
豐富的時鮮綻放著視覺的沖擊
軟膩的面皮包裹著鮮桃和舒緩神經(jīng)的巧克力
沿襲傳統(tǒng)作法,零添加純手工的老面饅頭
書墨香
食物使口腹感到溫暖和滿足,書籍讓靈魂得到激蕩和啟迪。師大食府書香醉人,在鼎禮&1951COFFE尋得靜謐的一隅,品一杯咖啡的醇香,讀一本好書的精彩。我們漫步書香秘境,品嘗知識的甘霖。
浸染書香潤,氤氳咖啡香
作為師大的學子,“厚德博學,為人師表”的校訓時刻秉于心,鑒于行,食府墻上的小黑板,篇篇“墨寶”留下的是對教書育人的熱愛。
食堂為師范專業(yè)學生提供粉筆字練習區(qū)
“味”無窮
食物總能給予人們
最溫馨的感受和最治愈的記憶。
在師大人的美食字典里,
食堂,既有家的味道,
還有對遠方的追尋,
更承載著青春最美好的眷戀。
煙火味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什么是師大的專屬味道?也許是夏日酷暑后的綠豆冰;是朋友聚餐時咕嚕嚕冒泡的烤魚;是生病時一碗撒足胡椒面吃完鼻尖冒汗的小餛飩;又或許是期末備戰(zhàn)后一掃疲憊的雞架拌面......
精選食珍溫和熬,香蘊弗如慈母笑
酸酸甜甜,滿滿童年回憶的糖葫蘆
晶瑩剔透、讓人唇齒留香的小籠包
小小的卷餅,大大的滿足,內(nèi)容豐富,香汁四溢
校園里也可以滿足你“擼串”的愿望
人情味
師大食堂不會缺席每個屬于學子的重要時刻,無論是未能團圓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還是充滿離愁的畢業(yè)季。師大食堂總是能通過治愈系的美食、滿滿的儀式感、心手相牽的傳承,講述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傳遞著家一般的溫暖與關懷。
“月圓中秋情滿遼師”中秋活動
初心不忘凌云志,餃香溫存意更堅
端午系五彩線
留學生體驗傳統(tǒng)文化
“看中國遼寧行”活動
“黨建引領,三全育人”廚藝交流活動
腳踏“食”地,走進食堂活動
載浮載沉間,
成就了這一色、香、味俱全的師大食魂。
有人說“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誠然如此,
不止于此。
當美食與愛暖心相遇,
那些美好的事物變得如此真實,
只是這美好更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
去追求、去營造、去實現(xiàn)。
青春之我、奮斗之我,
不可辜負的更有青春韶華。
來源:后勤服務產(chǎn)業(yè)集團
點擊圖片查看遼寧師范大學校慶專題網(wǎng)站
點擊圖片查看“黨建成果展”
點擊圖片查看“教學成果展”
點擊圖片查看“科研成果展”
點擊圖片查看“校史展覽館全景VR展覽”
樂融矩陣
師大全景學院印象青訴益友
初相見初迎新初體驗小情書
記錄師大2020校歷
師大版 | 令人心動的“offer”
LNNU綜藝頻道在路上......
大連最美公交站原來在師大……
獻禮展映 | 這首校園歌曲躋身全國30強
學校召開建校7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推進會
師大官微 | 2021第286期
綜合排版:趙達唐與軒
責任編輯:劉昊 富馨瑤
校對:吳詠詩 魏爽 李昕洋
審核監(jiān)制:孫雪 毛鶴達
遼寧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probgs@lnnu.edu.cn
微 信 公 眾 號 I D : l n n u w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