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招生
2021-9-05 17:13:22 文/李芳 圖/蔡雨婷
黃金九月即將來臨,氣溫轉涼,晝夜溫差較大,易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腸道傳染病仍處在高發(fā)季節(jié),應注意食源性疾病和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本月是各級各類學校的開學季,人員流動性增大,托幼機構、各級各類學校、集體單位及各重點場所在持續(xù)做好新冠肺炎常態(tài)化防控的同時,還要重點防范手足口病等疾病發(fā)生。此外,在新生入學體檢篩查中可能發(fā)現(xiàn)肺結核病例,故本月托幼機構、學校、集體單位等還需注意對結核病進行早期篩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持續(xù)存在。國內疫情剛剛平穩(wěn),學校將陸續(xù)開學,“中秋”“十一”兩大節(jié)日陸續(xù)到來,人員流動性將大幅增加,我市仍面臨新冠肺炎輸入風險。
該病為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少數(shù)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性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目前德爾塔變異株正在全球肆虐,近期我國本土疫情也均為德爾塔變異株引發(fā)。該變異株具有病毒載量高、復制速度快、“突破感染”發(fā)生率高、重復感染風險高的特點。
預防小貼士
1. 規(guī)范佩戴口罩,準備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濕巾等物品。
2. 盡量減少去往封閉場所和人群聚集場所,減少聚餐;在封閉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注意咳嗽打噴嚏禮儀;餐廳內用餐建議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3. 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wèi)生,并妥善保存票據(jù)以便查詢。
4. 保持居家環(huán)境清潔,勤通風、勤曬衣被;合理膳食、加強營養(yǎng)、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魄。
5. 做好個人健康監(jiān)測,如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等癥狀,及時就醫(yī)并主動告知醫(yī)生近期旅居史。
6. 農貿市場、食品加工廠、肉聯(lián)廠等重點場所工作人員應注意場所通風消毒、從業(yè)人員健康監(jiān)測等工作,嚴防從業(yè)人員帶病上崗。
肺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多個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fā)病,當?shù)挚沽ο陆祷蚣毎閷У淖儜B(tài)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fā)病。若能及時診斷,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愈。
肺結核的癥狀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預防小貼士
1. 生活有規(guī)律
避免長期過勞和精神緊張,飲食均衡,適當進行鍛煉,增強抵抗力。
2.預防與結核病有關的相關疾病
很多的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矽肺、胃腸道疾病、腫瘤、器官移植、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都可增加結核病發(fā)生機會。
3.防止結核菌傳播
(1)減少結核菌播散。養(yǎng)成不隨地吐痰的衛(wèi)生習慣;結核病患者的痰應進行焚燒或藥物消毒處理;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嘴或戴口罩,不要近距離面對他人大聲說話;病人所用物品應經常消毒和清洗。
(2)減少環(huán)境中結核菌的濃度。結核菌容易在通風不良的較密閉環(huán)境中傳播,如冬季居室內、擁擠的集體宿舍或工棚等。因此要養(yǎng)成定時開窗通風的習慣,盡量讓日光進入室內。
(3)注意隔離,減少接觸傳染源。隔離排菌肺結核病人。家庭成員中的病人,除積極治療和經常通風換氣外,最好單獨住一室,無條件者也要分床睡。
4.對高危人群進行預防性治療
重點對象是新發(fā)現(xiàn)的排菌肺結核病人家庭內受感染的兒童,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和結核菌素試驗反應≥15mm或有水皰的成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是高發(fā)易感人群。在我市,每年的6月至9月為手足口病流行季節(jié)。隨著9月托幼機構開園,孩子們之間的接觸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預防措施
1.家庭防病知識
①飯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在把手洗干凈之前,不要揉眼睛、摳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東西吃。勤洗澡,喝開水,不喝生水、忌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②陪護人員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消毒,并妥善處理污物。
③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不要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腸炎的病人親密接觸。
④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用一次性毛巾或紙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嘔吐物、糞便等,并及時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體表面或環(huán)境。
⑤兒童出現(xiàn)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⑥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如奶瓶、奶嘴、玩具、家具等,清潔后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
2.學校和托幼機構的防控措施
學校、托幼機構應有效落實因病缺課追蹤登記制度、晨午檢制度、患者隔離制度、返校證明制度、校室消毒措施,發(fā)現(xiàn)可疑病例,及時采取隔離治療,禁止帶病上課,防止疫情蔓延。
3.積極開展預防接種
針對手足口病,國內自主研發(fā)了EV71疫苗,但是目前該疫苗的接種率還不高,主要由于大家對它的認識有限,若疫苗群體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就會在人群中產生免疫屏障,發(fā)病率會大幅度下降。目前該疫苗屬于二類疫苗,需要家長自費接種。6月齡至5歲兒童可選擇接種,接種2針(間隔1個月),接種前可咨詢附近的接種門診。
腸道傳染病
我們日常的飲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體所污染,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經過口腔進入腸道,病原體可在腸道內繁殖且散發(fā)毒素、破壞腸粘膜組織、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和損害,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人體一旦感染,通過排泄物排出病原體,病原體再次污染他人,這樣的傳染病就是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包括細菌引起的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霍亂、副霍亂以及食源性疾病等;阿米巴原蟲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關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等。腸道傳染病在夏秋季節(jié)高發(fā),每年的5—10月為流行季節(jié)。
預防措施
1.在流行季節(jié)保證飲用安全衛(wèi)生水(或開水),防止因失水過多而發(fā)生脫水;合理調整飲食,注意勞逸結合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注意飲水飲食衛(wèi)生,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水產品。食物(包括肉、魚、蔬菜等)要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徹底加熱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選衛(wèi)生條件好的餐廳就餐,并盡量少食涼拌菜,最好不要在路邊露天小攤點就餐。
3.注意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及處理生的食物(魚、蝦蟹、貝類等水產品)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復洗手。搞好家庭衛(wèi)生,生熟食品要分開。保持環(huán)境清潔,消滅蒼蠅、蟑螂。
4.當發(fā)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時,要及時到醫(yī)院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內容來源:新聞大連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