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千里江山圖》

開封三希畫室
2021-5-02 23:39:57 文/龐瑾 圖/鄧鴻煊
在開封龍亭大門東960廣場,豎立著一幅巨幅青綠山水長卷。每每看到畫中重巒起伏綿延千里,水波浩渺雄渾壯闊的景色,仿佛讓人穿越到了900多年前的大宋王朝。
作者、作品簡述:
北宋畫家王希孟十幾歲進入宮中畫院,宋徽宗發(fā)現(xiàn)這位天才少年,就親自傳授他繪畫。十八歲那年,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創(chuàng)作《千里江山圖》獻給宋徽宗,過沒多久就病逝了。
《千里江山圖》是用一疋整絹畫成,青綠設(shè)色,無款?v51.5厘米,橫1191.5厘米?芍^巨幅青綠山水長卷。
時代背景:
從漢唐的尚武到宋代的崇文,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傾向由剛轉(zhuǎn)向了柔。中國繪畫在宋代也翻開了重要的一頁——中國古代現(xiàn)實主義繪畫發(fā)展到了極盛時期。寫實山水由北宋的鼎盛走向南宋末結(jié)束,處于北宋末的徽宗時期正是宋代繪畫轉(zhuǎn)型期的最重要的階段。
創(chuàng)作背景:
王希孟據(jù)悉為福建人,《千里江山圖》主要展現(xiàn)了王希孟由家鄉(xiāng)水陸交通去往北宋首都汴梁一路上的山光水色!肚Ю锝綀D》這幅畫的主要取景地很可能是廬山和鄱陽湖。畫中十分突出的四疊瀑,也許是年輕的畫家受到了廬山三疊瀑的啟發(fā)。畫里巍峨的山和湖水,特別像從五老峰上眺望鄱陽湖的視角。
作品分述:
《千里江山圖》青綠山水畫,以長卷形式繪制,畫面大致可分為六段景色。運用遠距離廣角取景,采用多點透視和俯視角度,以概括的手法,精細的筆致和絢麗的色彩,全景式展現(xiàn)了大宋王朝的錦繡山川。
第一段:描寫農(nóng)舍院落和秀麗的湖山崗巒。畫卷起首,云山從遠處逶迤而來,形成近岸一帶秀麗的湖山崗巒。山間有農(nóng)舍、漁村、流水、小橋、院落。
第二段:描寫高山別墅和宋式木制亭橋。過了前段寬闊的江面,展現(xiàn)出以山為主的景色,山下修竹茂林,岸邊漁村田舍。
第三段:走過這座大橋,橋頭有幾座酒樓店鋪,游客可以在這里嘗嘗江鮮,稍作休息。往前群峰漸漸高聳,半山腰有一處村莊,村前數(shù)級瀑布直瀉而下。
第四段:游客從岸邊渡船上岸,往前可到山上一處院落,從這里往山下看,是一片平坦農(nóng)田,阡陌交錯,幾幢農(nóng)舍散落其間,岸邊江上有漁船數(shù)條,這是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景色。
第五段:是一帶云遮霧罩的山區(qū)。近岸山崗頂部,有一處華麗的建筑群,庭院寬廣,廳堂敞亮,樓宇軒昂,周圍遍植蒼松翠柏,應(yīng)是名流賢達的山頂別墅。
第六段以近景的崗岸和左邊的山峰收尾。近景崗岸布置有游船、松林、農(nóng)舍,隔溪水邊停著一條渡船,多人下船沿著山路往上走,上面有座圍著籬笆的院落,占地寬廣,房屋整齊,像是大戶人家的莊園:應(yīng)是人丁興旺,家族和睦,承圣賢家風,代代相傳。最后的山勢高聳起來,連綿至畫外,給人有不盡之感……
畫面右上角有乾隆皇帝題寫的七言詩!敖角Ю锿麩o垠,元氣淋漓運以神。北宋院誠鮮二本(在北宋畫院中實在不能找到第二件這樣的作品),三唐法從弗多皴(就是從盛唐至唐代中晚期的畫家里,也沒傳授過這樣的皴法)?审@當世王和趙(王詵和趙伯駒),已訝一堂君與臣(徽宗蔡京)。易(曷he)不自思作人者(徽宗),爾時調(diào)鼎作何人(蔡京)?
畫卷后部隔水黃陵,有北宋宰相蔡京題跋!罢腿隄櫵脑乱蝗召n。希孟年十八,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shù)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年,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畫卷后部是元代書法家溥光題寫的跋文。:“予自志學之歲,獲睹此卷,迄今已僅百過,其功夫巧密處,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謂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設(shè)色鮮明,布置宏遠,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為不妄云。大德七年冬十二月哉生魄昭文館大學士雪庵溥光謹題!
畫卷上鈴有“緝熙殿寶”,“乾隆御覽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太上皇帝之寶”等二十八方。
《千里江山圖》局部細節(jié):
▼宋徽宗指導下完成
《千里江山圖》從整體看起首是一座近景的山坡,后面是一座巍巍的山峰,結(jié)尾處又起了一座高峰,與開端的高峰遙相呼應(yīng),主峰要很雄偉,其他山峰要像臣子拜見君主一般圍攏在四周。這幅畫極有可能在宋徽宗的指導下完成,具有極強的主題性和政治性,代表著君王統(tǒng)領(lǐng)天下的氣度,同時把山水畫的藝術(shù)之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王希孟與蔡京之間的關(guān)系仍是謎團
王希孟十八歲進入畫學當生徒,畢業(yè)以后去文書庫管理檔案,多次向皇帝獻畫,畫得還不夠精致,但宋徽宗看出他有天分,于是親自教導他。不到半年作成此畫,獻給皇帝。宋徽宗表揚了王希孟,并把這幅長卷賜給蔡京,并對他說:天下的事在于付之行動而不是空談;实劬尤话堰@樣一幅佳作送給蔡京,這個做法很奇怪,令人存疑。我估計宋徽宗是有意圖的,因為他的調(diào)教,王希孟才能創(chuàng)作出《千里江山圖》,以此提醒蔡京向自己學習。
▼中國山水畫是“以大觀小”
欣賞山水畫十分重要的標準就是北宋郭熙所說的“三遠法”,即“高遠”、“深遠”和“平遠”。高遠是由低往上看,深遠是由前山看到后山,平遠就是由近處向遠處看。同一座山,視角不同,形象感受也不一樣,正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