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冬之伊始,萬物收藏

新鄉(xiāng)醫(yī)學(xué)院
2021-11-10 15:54:03 文/田澤洋 圖/何蓓琳
(本文共927字10圖,預(yù)計閱讀需7分鐘)
WINTER SOLSTICE
冬至
寫冬的詞句,向來凜冽,
讀上一兩句,便覺唇齒生寒:
秋風(fēng)吹盡,黃葉丹楓,
清霜掩絮冷,玉英凋零。
不經(jīng)意間,北風(fēng)起,
溫度漸降,今日已然是立冬了。
立冬之節(jié)
立,建始也,冬季自此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十月節(jié),是金秋的結(jié)束,更是寒冬的開始。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也;二候地始凍,土氣亦凝寒,未至于拆也;三候雉人大水為蜃,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之候
///
立冬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于黃經(jīng)225°。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xù)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氣溫在逐漸下降,但由于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甚至在晴朗無風(fēng)之時,常會出現(xiàn)風(fēng)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
立
冬
習(xí)
俗
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農(nóng)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便是如此。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體相同。
拜冬
拜冬亦稱“賀冬”,漢代即有此俗,宋代以來,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jié)。近代賀冬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略有簡化,但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xué)、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吃餃子
餃子,古代寓為“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立冬時包的餃子,不僅味道既要與平日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之景
秋冬交替之際,青空總顯得明凈,冷冽似湖水,清澈如玻璃;待夕陽西下時,暮光四合,猶如造化之筆,飽蘸彩墨;夜深時,則月下白,墨生花,云卷云舒間,光影輕盈交織。沐于光影,你我心如明鏡,北風(fēng)乍涼,幸得書香暖,燈火通明,又須懼長夜。
冬日已至,春日怎遠?
四時盡也,卻不必言萬物凋零,
你看新醫(yī)校園,依舊活力盎然。
就像生活一樣,絕對不只是苦楚,
無論多么困難,總會有你想要的一些東西,
所以享受當下,珍惜未來吧,我們都在!
END
來源:黨委宣傳部
供稿:張凱博
編輯:陳熙
審校:史齊 陳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