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三次入伍的“鋼鐵營長”,婉拒求婚以身許國

貴州食品工程職業(yè)學院
2021-9-19 19:22:45 文/米曉燕 圖/黃欣怡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這是20世紀50年代響徹中國大地的一句口號。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為了維護新生共和國的和平,千千萬萬志愿軍戰(zhàn)士義無反顧地跨過鴨綠江,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而在遙遠的故土,他們的愛人無時無刻不在期盼著他們勝利歸來。
1951年2月12日,冬日的寒氣混雜著硝煙在戰(zhàn)場上彌漫,漢江以南的350.3高地上濃煙翻滾,炮火連天,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個營正在和美軍的“王牌”師激戰(zhàn)。在敵軍飛機、大炮、坦克的轟炸下,志愿軍陣地陷入一片火海,整個高地仿佛都要被夷為平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戰(zhàn)斗愈發(fā)慘烈。為守住陣地,年輕的志愿軍營長掏出駁殼槍,帶著最后的半個預備班沖了出去,密集的子彈迎面撲來,其中的兩發(fā)擊中了營長的身體,他應聲倒下,鮮紅的熱血噴涌而出,和身下的積雪凝結在一起······
他叫曹玉海,在1951年的寒冬,他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8歲。
戰(zhàn)斗結束后,官兵們在整理曹玉海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對繡花枕套,枕套上面還繡著四個字:“永不變心”。這是他的未婚妻在臨別時送給他的物件,里面寄托的愛意和思念曾在炮火中撫慰他的心。
19歲時,曹玉海報名參加八路軍,在一次反掃蕩戰(zhàn)斗中負傷,被安排回家養(yǎng)傷。傷愈后,無法與原部隊取得聯(lián)系的曹玉海找到駐扎山東莒南的八路軍部隊,堅決要求參軍。部隊領導知道曹玉海是山縱二旅的,讓他回原部隊,但曹玉海堅持說:“我不能再等了,要早上前線報仇殺敵,就參加你們的部隊吧!本瓦@樣,曹玉海第二次參加八路軍。
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曹玉海作戰(zhàn)勇猛,立戰(zhàn)功7次,他多次被評為戰(zhàn)斗英雄和戰(zhàn)斗模范,是出了名的“鋼鐵營長”。1944年2月,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原本,曹玉海其實不必重返戰(zhàn)場。1949年6月,在強渡長江時,他再次負重傷,新傷舊傷的累積,使他身體更加虛弱,組織上便安排他轉(zhuǎn)業(yè),到武漢監(jiān)獄任監(jiān)獄長。
在武漢東湖療養(yǎng)院養(yǎng)傷期間,曹玉海收獲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愛情,他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護士相愛了。此時,中華大地硝煙漸散,愛情在剛剛來臨的和平生活中顯得格外溫馨。
但就在他們籌備婚禮期間,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的消息傳來,曹玉海心中的熱血再次被點燃,作為一名久經(jīng)沙場的老兵,他深感應該為祖國做些什么。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在武漢街頭找到了奉命北上的老部隊,和首長再三請求后,終于又一次穿上了軍裝。
姑娘當然不舍自己的愛人離去,曹玉海卻勸慰她:“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墒菫榱撕推剑瑸榱耸澜鐒趧尤嗣竦男腋,我就要去打仗了”。部隊臨行前,未婚妻誠懇地向他求婚,但他深知戰(zhàn)爭的殘酷,此一去九死一生,為了不拖累她,最終沒有答應未婚妻的要求,并勸她不要等他。姑娘理解他一心報國的壯志,回到家后便給曹玉海寫了一封滿含深情的信,又給了他一個小布包,里面放著那一對潔白的繡花枕套,上面繡著“永不變心”,這是一位年輕的姑娘給他一生的許諾。
1950年初秋,曹玉海就這樣帶著愛人的不舍和囑托,義無反顧地跨過了鴨綠江。未婚妻在臨別前寫信給他:“誰知道什么時候能相見?但我要等待,等待,等著你勝利回來。”1951年,她深愛的他,卻最終止步于朝鮮的那座高地,永遠無法再回到自己身邊。
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無數(shù)志愿軍戰(zhàn)士灑熱血于異國他鄉(xiāng),他們用自己的身軀和生命構筑起新生共和國安全的鋼鐵防線。在敵人的槍炮聲中,他們一往無前;而在身后的祖國,永遠有人在眺望遠方,期盼他們歸來。
來源:抗美援朝紀念館
責編:姚源清
審核:劉 丹
為把學院辦成人民滿意
師生幸福的
高水平高職院校而努力奮斗
知行合一
德技雙馨
貴州食品工程職業(yè)學院官方微信
覺得內(nèi)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