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展訊︱與生活相愛

廣州知道畫室
2020-9-16 03:49:26 文/邵明 圖/程瀟洋
點擊上方“廣州知道藝術 可以訂閱!
我們站在人生的某個瞬間
思考前路
覺得被困住,受到阻礙
大多評判都是后來完成的
彼時此刻
如同看待另外一個人
犯過的傻,重來一次
其實也是同樣的選擇
沒有更好的路勁
你只管過下去,往前走
周末快樂:)
廣州
1
世界教我們如何面對“生”,但沒教我們如何面對“死”。慶祝的時候?鞓,懷念的時候又如何?生生不息,念念不忘。——周耀輝《紙上染了藍》是華語樂壇金牌詞人周耀輝書散文新作。這是一本書寫母親的書,卻不是一本歌頌母愛的書,而是關于復雜、美麗且深沉的關系和點滴回憶。在這本書中,周耀輝坦誠地記錄了自己所知道的、感受到的母親,字里行間都是他對“母親”身份之外這個平凡但不普通的女人的認識和理解。希望每個閱讀本書的讀者,能夠在感動之余,試著重新去認識自己的母親和家人。對周耀輝而言,《紙上染了藍》極為重要,是他和母親的約定,通過12篇回憶母親的文字,耀輝在筆端和逝去的母親對話。每一次書寫,都是一次次重逢、一次次告別。耀輝說:“從來沒有真正的道別,只有無盡的離開!蔽覀儗W著長大,學著生存與生活,常常忘記了學習老去,學習離開和面對離開……12月8日,華語樂壇金牌詞人周耀輝將做客方所,約定大家,和大家聊一聊“我們忘記學習的”這些事,“我們懷念的”那些人。
2
力比多”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泛指一切身體器官的感覺,與思想、本能相關聯。精神分析學認為,“力比多”是一種本能,是一種力量,是人的心理現象發(fā)生的驅動力。楊昌溢最新作品《力比多記》,以圖片、短文、短句為主,是作者關于電影、日常生活、藝術、人性、情感的全方位探討。卡爾維諾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部百科全書、一個圖書館、一份器物清單、一系列的風格!蓖ㄟ^整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楊昌溢將喜愛的電影、音樂、書籍等進行展示和推薦。同時,該書還收錄有數條經典語錄穿插在書中。閱讀他的文字,就像觀看王家衛(wèi)式的電影,零碎中又有邏輯可循,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了現代都市人的情緒與隱藏在深處的另一面。12月3日,創(chuàng)意人楊昌溢將做客方所廣州店,分享他的創(chuàng)作心得。
3
本次展覽包括中國、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共九個國家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的集中展現,不僅是對多樣的當代亞洲藝術狀態(tài)的描述與解讀,同時也引發(fā)了一系列值得重視的問題,比如亞洲當代藝術應該如何發(fā)展等。
部分展品
4
正如水墨村美術館館長郭青說:“藝術,青春,女孩,這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學藝術的女孩到底是什么樣子?是放蕩不羈?是白衣飄飄?是滿身的刺青?有意思。后來我們組了一個微信群,看到一個個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林淼、李夏夏、王健、陳文苑、容藝文、吳偲。一張張臉,綻放著耀眼的青春氣息。一張張畫,記錄著各自不同的青春軌跡。又是一幫可以靠臉吃飯,卻只想依靠才華的女孩。女孩子畫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畫得好,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來,一起聽聽她們的心聲。一起看看她們筆下的青春!
部分展品
5
創(chuàng)作年度展”是廣東畫院在新時期舉辦的系列學術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創(chuàng)新舉措。自2005年起,每年一度的創(chuàng)作年度展從未間斷,通過展現在職畫家、簽約畫家以及青年畫院畫家——這三大學術隊伍的年度新作為切入點,鞭策其不斷提高完善成熟藝術技巧語言,以每位畫家的藝術沿革來啟發(fā)、思索前行的路向;仡欉@些年的年度展作品,或許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一條路徑規(guī)律。根植于學養(yǎng)的學術智慧與敢于自我否定、不懈追求的革新勇氣是廣東畫院之所以成為學界標桿的性格使然和成就必然。畫家們即便沿用固有的成熟語言來表現,也是做出了各種努力來轉換其時代表現力,增加其當代的新感知。一直以來,廣東畫院圍繞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的辦院宗旨,從藝術、生活、社會責任等方面要求畫家積極創(chuàng)作。畫家們一方面立足專業(yè)學術,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不斷推動創(chuàng)作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繁榮發(fā)展;另一方面又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唱響主旋律,表現“真善美”。近年來,隨著肩負起全省扶貧“雙到”工作任務的開展,廣東畫院已經把以考察形式的采風寫生等的關于開展“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系列活動,作為本時期日常創(chuàng)作和工作任務的重點,并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此次展覽所呈現的時風新貌,正是畫家們切實執(zhí)行“下基層”等“文化惠民、藝術惠民”系列舉措以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后所思所得的成果展現。本次展覽展出許欽松、林永康、馮少協、李東偉、黃國武、孫洪敏、黃唯理、宣新明、周正良等61名藝術家的作品。
6
本次展覽將展出鑒藏家容庚捐贈的超過100件繪畫作品及相關文物、手稿,梳理容庚的書畫收藏脈絡,呈現他搜尋、保護和研究文物的歷程。容庚(1894-1983)是中國古文字學家、青銅器和古書畫鑒藏家,先后任教于任教于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曾經擔任故宮博物院古物研究所鑒定委員會委員。1956年容庚將收藏的文物捐贈給國家,廣州藝術博物院獲贈超過1000件歷代書畫作品。重要藏品包括南宋《云山圖》、元代黃公望的《溪山圖》、明代戴進的《山高水長圖》和林良的《秋樹聚禽圖》等。
部分捐贈繪畫作品
END
Tips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
您的分享與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贊賞:)
聯系我們
我們的官方網站 :http://www.網址未加載
我們的微信訂閱號:zhidaoart
我們的微信服務號:zdart345
卓 校 長 微 信 號 :zd_ahan
學 校 總 部 地 址 :廣州市海珠區(qū)小洲村瀛洲八街28巷12號
博 羅 分 校 地 址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zhèn)博羅大道中305號
咨 詢 電 話 :180****6618(卓校長)
誰能想到你長按三秒就關注我們了呢:)
德藝致美百年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