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創(chuàng)作背景 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感

高中語文
2023/2/7
琵琶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全文以人物為線索,既寫琵琶女的身世,又寫詩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淪落人”二句上會合。歌女的悲慘遭遇寫得很具體,可算是明線;詩人的感情滲透在字里行間,隨琵琶女彈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斷變化而蕩起層層波浪,可算是暗線。
琵琶行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琵琶行》 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杜眯小穼懹谠褪荒,白居易因為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刺一案,主張嚴緝兇手,被之前得罪的朝中權貴找了借口,稱白居易“擅越職分”,并將白居易貶到江州做司馬。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郁,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chuàng)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琵琶行表達的作者的情感
琵琶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xiàn)象。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全文以人物為線索,既寫琵琶女的身世,又寫詩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淪落人”二句上會合。
琵琶行的內容賞析第一部份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是寫遇見琵琶女,而后見其出場的樣貌;第二部分從「轉軸拔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正面描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而從琵琶女撥弄大絃、小絃的錯雜聲中,最后收入「唯見江心秋月白」的景物中,彷如瞬間被拉遠的思緒,讓人倍感思量;
第三部分從「沉吟放撥插絃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悲涼的身世。詩人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以對比的手法譜寫出琵琶女用紅胭脂染著淚痕和著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第四部分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為君翻做《琵琶行》」,寫詩人的遷謫之感。借由琵琶女自述其悲涼身世,引發(fā)詩人對自身遭遇,產生了感情上的共鳴:「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雇∠鄳z、同聲相和,盡管兩人身份、地位不同,但是失意飄零之感卻使他們在心靈上有了共鳴!竿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全詩的主旨,也是詩人發(fā)自肺腑的感慨。
第五部分從「感我此言良久立」至結尾,寫第二次演奏時,天涯淪落者彼此相通,同病相憐,因而詩人泣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