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石秀的性格特點 石秀人物簡介

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
2023/2/7
《水滸傳》石秀的性格特點是:平生執(zhí)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愛打抱不平。有反抗的精神,有正義感,嫉惡如仇。坦率、正直、嫉惡如仇,但在大事面前很冷靜。
石秀的人物性格特點第一:俠肝義膽
石秀出場時淪落到靠砍柴來勉強維持生計,可看到素不相識的楊雄有麻煩時,他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雖說越了無牽掛的人做事越無顧忌,但可看出石秀骨子里還是有著好打不平的俠義精神,隨后戴宗和楊林邀請石秀上山,石秀委婉地拒絕了但也為后續(xù)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三打祝家莊時,石秀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假裝讓孫立俘虜當內(nèi)應,雖說這場一只雞引發(fā)的血案他是發(fā)起人之一,但這樣的魄力和膽識可不是誰都有。
盧俊義被抓即將被就地正法時,石秀當機立斷,孤身一人跳樓劫法場,結(jié)果自己被逮捕。幸虧后來大名府被梁山攻破,石秀也被獲救。
可見石秀這個人還是非常講義氣,肯為不認識的陌生人出頭,為了兄弟更是甘愿兩肋插刀。
第二:精細敏感
石秀和楊雄結(jié)為兄弟后,楊雄把他帶到了家中,并安頓在自己岳父的肉鋪做著殺豬的生意,相比之前賣柴度日來說很不錯了,兩個月石秀便【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換了新衣穿著】,可有次石秀買豬歸來看到肉鋪關(guān)門東西全收了后,他直接就思考著【“常言'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哥哥自出外去當官,不管家事,必是嫂嫂見我做了這衣裳,一定背我有話說。又見我兩日不回,必然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買賣。我休等他言語出來,我自先辭了回鄉(xiāng)去休。】
雖然潘公及時向他解釋清楚化解了誤會,但石秀問都不問下直接就整了這么一出,怎么看都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敏感玻璃心,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石秀一眼便看出端倪,可見石秀這個人是非常善于察言觀色對周邊事物的變化極度敏感,本來這應該是個優(yōu)點但石秀卻太過頭了,甚至不調(diào)查詢問下就冒出一大堆主觀臆斷。
第三:狹隘狠毒
潘巧云出軌雖說有楊雄的原因但終究也是不守婦道,作為兄弟發(fā)現(xiàn)嫂子偷情來管一管也無可厚非,但石秀的做法實在是太絕了。由于楊雄的馬大哈導致原定的捉奸計劃失敗,石秀還被潘巧云污蔑導致與楊雄險些決裂,而為證清白石秀采取的手段真是狠毒至極。
首先直接將打更報信的胡道人和奸夫裴如海殺死,一下就攤上兩條命案,按理說將他們綁了交楊雄處置或移交官府不好嗎?
在楊雄醒悟過來后,石秀依然不依不饒,二人將潘巧云引至翠屏山,在潘巧云說出實情并認錯求饒情況下,楊雄依然沒有下定決心殺人,不料石秀繼續(xù)煽風點火,于是潘巧云和丫環(huán)迎兒全部被楊雄殺死。
為證自己清白一些搭進四條人命,二人退無可退只得投奔梁山,與其說潘巧云死于“楊雄殺妻”還不如說是死于“石秀殺嫂”,而老實憨厚的楊雄也正是被頭腦精明的石秀帶上梁山。
石秀人物簡介石秀是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有一身好武藝,又愛打抱不平,外號“拚命三郎”。在薊州街頭因打抱不平與楊雄結(jié)拜為兄弟。梁山人馬攻打大名府后救出石秀、盧俊義。
石秀做了梁山第八名步軍頭領(lǐng),與楊雄駐守西山一帶,梁山好漢排座次時第三十三位。
在石秀的故事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三打祝家莊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石秀和楊雄以及時遷三個人在去往梁山的路上發(fā)生的事情,在經(jīng)過祝家莊的時候,時遷做慣了偷盜的事情,這次又忍不住偷吃了別人的公雞,在被人知道后抓了起來。
而石秀和楊雄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在路上碰到個叫杜興的人,楊雄曾經(jīng)對他有恩,于是便讓杜興向這家的主人求情,希望可以救回時遷,可是卻沒有想到祝家莊依舊不肯放人,在這種情況下石秀只能到梁山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