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州一模語文試卷**點評

廣東高考最新信息
2014/3/14
2014年廣州高考于3月13日舉行語文一模,卓越教育網(wǎng)邀請卓越教育高中處資深語文老師給大家進行**點評。
2014年廣州一模語文試卷**點評
——命題“奇葩”了,你的答案夠“土豪”嗎?
縱觀今年廣一模的命題,與往年相比,其難度基本持平,讓人倍感踏實。但在材料選擇上可謂是花盡心思,出人意料,讓一眾考生飽受驚嚇之余,深受啟發(fā)。
命題穩(wěn)中出新,回歸語文本質(zhì)
總體來說,2014年廣州一模(語文卷)的命題符合近年來新課標地區(qū)的命題趨勢,而命題手法與2013年
廣東高考相比,兩者較為相似,相信這些題目能讓考生產(chǎn)生熟悉感,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
雖然延續(xù)了2013年廣東高考的命題風格,但更注重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能力,令考生倍感刺激,需要快速調(diào)整策略以作應(yīng)對。
如第23題,要求考生從“奇葩”,“土豪”兩個詞語中選擇一個,按照格式,寫一段不少于50字的文字,顛覆了2013年廣東高考命題的方式,直逼自主招生的“奇葩”命題特色。但仔細一想,這道題不就是小升初常考的詞義語境題么?詞的本意是什么,在一個環(huán)境中又增加了哪些特殊的含義?表達了人們賦予的什么情感?甚至回歸到我們古文當中,不就是一個詞語,在歷史的演變中,會不斷產(chǎn)生詞性的變化,不斷有其延伸的意義。表面上是奇葩,本質(zhì)依然是語文。
第24題材料作文,選材于廣州學生當中的“校服”文化,頗接地氣。但也是這樣的“地氣”反而給考生造成了更大的困難:平日里寫的大多是“真”“善”“美”一類,這下直接把生活場景搬上來,反而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下手。
而這些題,給予了我們考生的備考工作比較大的啟發(fā):語文是反映生活的學科,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奇葩”,“土豪”,“校服”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特殊現(xiàn)象,我們需要在這些特殊現(xiàn)象中尋找普遍的規(guī)律,并用或高端、或大氣、或清新的語言表達出來——而這也是卓越教育高中語文團隊在語文閱讀與寫作課堂上經(jīng)常強調(diào),并且嚴格訓練學員的。我們要牢牢盯住“讀”“寫”的根本規(guī)律,相互遷移、轉(zhuǎn)化、共進,從而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命題難度適中,強調(diào)材料分析能力
若從試題本身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此次試題雖然難度相對合理,但考生要拿到滿意的分數(shù)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造成這些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廣一模對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古詩鑒賞選用了朱彝尊的《蝶戀花·重游晉祠題壁》,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借景抒情類。其第一小問及“作者表達了哪些情感?”。卓越教育高中語文團隊在古詩文閱讀班不止一次強調(diào),大多數(shù)考場上選用的詞,比較多會運用到“抑揚”手法,而這首詞當中,先是贊美了春天,然后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再是感慨時光已逝,最后聯(lián)想到家鄉(xiāng)。所以在回答此題中,不能只抓住“大雁”“月滿”“人獨”這三個常見意象,更要將詞人所呈現(xiàn)的所有意象分組后,再揣摩詞人情感。而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識別常見意象,更要有分析能力,將意象組合成畫面,分析詞人情感。
論述文沿襲了歷年廣東卷的特點,依然從 "篩選整合(12題)” "句意理解(14題)” "觀點理解與把握(13、15題)” 三個方面進行考核,都涉及材料分析,尤其是第15題,需要先歸納出作者的觀點,再分析題干,再回歸觀點,建立題干和觀點間的聯(lián)系。無論是文學類文本,還是實用類文本,所選用的題目都需要考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回歸主干知識進行答題。尤其是第21題,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才能拿滿6分,這是以往比較少見的情況。
材料分析往往是高中學生的弱項,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考生得分的難度。
由此可見,在2014年的備考中,我們就需要加大對材料分析能力的訓練,掌握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結(jié)語
考試虐我千百遍,我待考試如初戀。
廣一模試題命制由廣州市教研室組織,抽選廣州市不同生源組學校的高三老師參與命題。命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及
高考要求,歷時6個月。歷年來,一?疾橹R點與高考考查知識點匹配度均在95%以上。廣一模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找到目前的“全省位置”,進行學科錯、難題分析,并發(fā)現(xiàn)學科知識點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今后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所以,在未來80多天的日子里,希望考生們能夠以廣一模為風向標,充滿斗志,腳踏實地,取勝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