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和地貌的區(qū)別是什么

高中地理
2022/12/30
地形一般指某地區(qū)各山脈、山丘、水系等的海拔高低及形態(tài)。地貌則指某地區(qū)地表的特征,包括地質特征、地理特征、生物結構特征、水系構造特征等。
地形和地貌的區(qū)別有哪些1、概念不同
地形: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總稱地形。
地貌:又稱地形。但是實際比地形的范圍更廣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種形態(tài)的總稱。
2、形成原因不同
地形:按其形態(tài)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地形類型。除此之外還有山谷、山脊、鞍部、山頂、洼地、陡崖、三角洲、沖積扇等。
地貌:按其形態(tài)可分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單元。按其成因可分為構造地貌、侵蝕地貌、堆積地貌、氣候地貌等類型。按動力作用的性質可分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巖溶地貌、海成地貌、風成地貌、重力地貌等類型。
3、實際應用不同
地形:平原一般好種植,所以農業(yè)社會重視平原。中國農業(yè)種植重視華北平原和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功能及小型的山間平原。油氣在盆地,能源時代的地質學重視盆地研究。
地貌:海拔高度影響到農業(yè)的生產方式,不同海拔高度對工程建設的影響不同,地貌對城市的布局和景觀有直接的影響,地貌構成了景觀的骨架,形成風格各異的自然景觀。
地形和地貌的基本概念地形,是指地表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體所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tài)。地形與地勢、地貌不完全一樣,地形多偏向于局部結構,而地勢講走向,地貌則一定是指整體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種形態(tài)的總稱,也能稱為地形。地表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成因也不盡相同,是內、外力地質作用對地殼綜合作用的結果。內力地質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陸分布的輪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決定了地貌的構造格架。
我國著名地貌中國丹霞
丹霞,指的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征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
在地質和地貌學層面上,丹霞可以定義如下:“丹霞是一種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陸邊緣斷陷盆地極厚沉積物上的地貌景觀。它主要由紅色砂巖和礫巖組成,反映了一個干熱氣候條件下的氧化陸相湖盆沉積環(huán)境。
“中國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