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賞析|真正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是什么樣的?

福州無名畫室
2021-9-14 08:44:11 文/毛曉莉 圖/龔智宇
↑ 更多動態(tài)請點擊上方“福州無名畫室”關注我們
王式廓素描教學主張:
“細”不一定好
整體感和藝術家的感受重要
風格從現(xiàn)在就應開始注意
最根本的問題是“概括”問題
方面表現(xiàn)的充分,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方法,仿和抄是沒有出息的
學校里要先學會基本方法
分析、感覺都重要,它是錯綜復雜的
血衣,紙本素描,王式廓,192×345cm,1959年
王式廓先生提到的這幾點,其實涉及了很多了對鑒賞學習素描的一些誤區(qū),這幾點對判斷一張素描的優(yōu)秀與否是很重要的。
其中第一點提到,“細”不一定好。
認為畫得細就是好,這是看畫者最常犯的誤區(qū),判斷一張素描是否優(yōu)秀,并不是看畫面表面堆砌了多少細節(jié),做了多少表面功夫,——一張扣了滿臉毛孔的畫面可能還不如大膽概括的畫面打動人。當然了,既然是“不一定”好,沒有說絕對不好,那就說明畫的細也可以是好的,也就是我們的關注點不應該在細不細上,而是應該著重畫面內(nèi)部秩序的合理和完整。
青年農(nóng)民 王式廓
王式廓先生在素描教學中,首先強調(diào)的是整體觀察。式廓先生反對那種表面的完整,他強調(diào)“細”不一定就表現(xiàn)得充分。
所以我們看很多名家和大師的素描其實是一點兒也不“細”的,甚至有點“糙”,但并不妨礙他們的優(yōu)秀:
謝洛夫
就像謝洛夫這張素描,寥寥數(shù)筆,卻勾勒出如此優(yōu)雅動人的后背,靈氣十足,這就是優(yōu)秀的素描,和細節(jié)的多少無關。
看到這幅素描,順便也提一下第二點“整體感和藝術家的感受重要”,謝洛夫的這幅畫就很有整體感和感受力,畫面一氣呵成,絲毫不僵硬,感受力十足。想象一下,如果你只是把這個背部規(guī)規(guī)矩矩的畫下來,畫的東西都沒錯,但就是缺乏感受力,那么你的畫面就會顯得特別習作氣,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阿尼戈尼
阿尼戈尼的素描一般比較細致,當然也有像這兩張這樣比較放松的,一點兒也不“細”,不描摹,兩種都很優(yōu)秀,關系都到位。
梵高
談到感受力,就不得不提梵高,可能大家會說,梵高畫的型一點兒也不準,為什么好?其實就是因為梵高的畫面十分具有感受力,他的素描和他的油畫一脈相承,具有一種笨拙而賣力的勁兒,與謝洛夫的聰明而靈巧完全相反。
梵高這種“型不準”不是缺點,因其造型邏輯的自洽,反而賦予了畫面奇特的魔力。
最根本的問題是“概括”問題
一張真正的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一定是要概括的,畫素描不是講物象完美的還原都紙上,而是要對物象進行一個提煉和概括,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素描對人物會進行理想化的處理,這個處理實際上也是一個概括的過程。
荷爾拜因
荷爾拜因這幅畫就十分概括了,其實我們可以想象,人的面部和衣服應該有更多的細節(jié)和起伏,色塊也許會更加斑駁,但荷爾拜因卻將他們很好的概括歸類到了不同的色塊之內(nèi),使整幅畫看起來色塊層次分明。
安格爾也是如此,我們看這個渾圓的腦袋,是多么理想化的概括方式,他忽略了一切不必要的細節(jié)和層次,讓腦袋服從于大球體之中,沒有任何廢話可言,簡潔而優(yōu)美。
而這里談的概括和前面所說的整體感與感受也是息息相關的,實際上,一張賦有整體感和感受力的畫面,也一定是概括的,不概括就會瑣碎,所謂整體感就無從談起了。
- end-
2021屆福州無名畫室聯(lián)考加油祝福視頻!祝同學們旗開得勝。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福州無名畫室的童鞋們高考加油!
致你們青澀的青春·特輯——福州無名畫室2018回顧
無名畫室,重裝歸來;你的藝考,我們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