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全文、注釋、翻譯和點評賞析

古詩
2024-6-24 10:21:44 文/楊智淵 圖/賀詩琪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倍唬骸叭。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釉唬骸昂螢椴蝗ヒ?”曰:“無苛政!狈蜃釉唬骸靶∽幼R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釋:
- 孔子: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 泰山:中國五岳之一,位于今山東省。
- 式:下車行禮的姿態(tài),這里指車停下。
- 子路:孔子的學生,名仲由。
- 壹似:好像,似乎。
- 舅:古時指叔伯,此處指丈夫。
- 去:離開。
- 苛政:嚴酷的政令和暴政。
- 猛于虎:比老虎還兇猛。
翻譯:
孔子經(jīng)過泰山的側(cè)面,聽見有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悲傷。孔子停下車,側(cè)耳傾聽,讓子路去詢問那婦人,說:“你的哭聲好像是因為遭遇了很多不幸!眿D人回答說:“是的,過去我的公公死于老虎,我的丈夫也死在這里,現(xiàn)在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了!笨鬃诱f:“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住,苛政比老虎還兇猛!
點評和賞析:
“苛政猛于虎”這句古語通過一個簡單而生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暴政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孔子時代,但其所傳達的思想和教訓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歷史背景:
故事中的婦人因為當?shù)貨]有苛政而選擇留在老虎出沒的地方,這表明當時苛政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琳馕吨鴩揽岬亩愘x、繁重的勞役和殘酷的刑罰,這些都使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相比之下,老虎雖然兇猛,但只是偶爾出現(xiàn),而苛政卻是持續(xù)不斷的壓迫。
思想內(nèi)涵:
孔子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暴政的殘酷和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危害。這一思想體現(xiàn)了孔子的人本主義精神,即關心人民的生活和福祉,反對一切形式的暴政和壓迫。孔子的這一思想,對后世的政治思想和治理理念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現(xiàn)代意義:
“苛政猛于虎”的警示在今天依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無論是在政治、經(jīng)濟還是社會管理方面,任何形式的苛政都會給人民帶來巨大痛苦和傷害,F(xiàn)代社會的治理應該以人民為中心,注重民生,減輕人民的負擔,保障人民的權利和自由,才能真正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藝術手法:
這個故事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將苛政與老虎的危害進行對比,生動地表現(xiàn)了苛政的殘酷性。故事情節(jié)簡單,卻深刻有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鬃优c婦人的對話,樸實而真實,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總結(jié):
“苛政猛于虎”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暴政對人民生活的巨大危害。孔子以此告誡后人,治理國家應以人為本,避免苛政,才能實現(xiàn)長治久安。這一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提醒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治理中,必須關注民生,減輕人民的負擔,保障人民的權利和自由。通過對這則故事的學習和反思,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古代的政治智慧,更能從中汲取現(xiàn)代社會治理的寶貴經(jīng)驗。
以上有關““苛政猛于虎”全文、注釋、翻譯和點評賞析”的解答來自本站特邀編輯文學愛好者巴問水(筆名)整理,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