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理故事 | 經(jīng)管書院陳飛揚:北理工,你好

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
2021-11-10 16:06:23 文/阮婷 圖/馮詩蕊
為更好豐富我理學子的課外活動,展現(xiàn)我理學子青春風采,激發(fā)我理學子的愛校情懷,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面向全體本科生舉辦第四屆“我的北理故事”征文活動,現(xiàn)已圓滿落幕,最終評選出特等獎、最具情懷獎、最具風采獎、最具文心獎各一名,優(yōu)秀獎若干。
其中,最具風采獎獲得者是畢業(yè)于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學,現(xiàn)就讀于經(jīng)管書院的陳飛揚,獲獎文章《北理工,你好》全文刊載如下。
2021年7月27日,福建,天氣晴。我在朋友圈寫下了這么一句話:“聽說BIT的圖書館很美,今年秋天就有機會去看了!倍F(xiàn)在的我,坐在徐特立圖書館靠窗邊的座位,間隙抬頭,秋天已經(jīng)落進我的眼眸。窗外的樹葉在輕輕的向我招手,光影散亂,我伸出手,企圖將它們攥于掌心。都說秋天適合思念,其實更適合遇見,我在這個秋天,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默念,你好,北理工。
第一次踏進北理工校園的時候,這種感覺陌生而又熟悉,似乎我生來便屬于這里,似乎我一直都和這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第一次聽見北理工的名字,是從我姐夫的口中,北理工,也是他的母校。他曾打趣但無不自豪的告訴我,國慶閱兵凡是在地上跑的,無不與這所學校有關。我?guī)е┰S崇拜與好奇,將北京理工大學填在了第一志愿。當一包厚重的郵政快遞跨過了一千六百公里來到了我的手里,寫下名字確認簽收的那一刻,一股自豪感于胸中激蕩而起,禮盒里面來自太空的印章和盲盒徽章讓許多人羨慕不已,至今想起,那種難以抑制的激動與驕傲仍舊清晰。
報到當天,我在經(jīng)管書院報到點遇見了先前只在網(wǎng)上聊過的輔導員,如同想象中一樣,溫柔又認真。跟著學長漫步在校園里,一步又一步,踩在北理工的道路上,周遭風景不停變換著,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一眼萬年”。騎車而過的少年,撿樹葉的孩童,運動場上跳躍的身影,勾肩搭背的伙伴,構成了獨特的一幅又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生活油畫。
與同學的相遇從第一次班會開始,與其說是自我介紹,我更愿意稱之為有趣靈魂的碰撞。我們來自全國各地,我們興趣愛好各有不同,生活經(jīng)歷大相徑庭,聽大家講述自己的故事,對南北文化的差異感到驚奇,而在之后能與這么多有趣的靈魂一同學習生活,因為一個話題討論的熱火朝天,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一拍即合……所謂命中注定,便是如此。在開學典禮上,張軍校長和孫健老師的講話表達了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優(yōu)秀學姐的發(fā)言為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努力方向,典禮以佩戴;战Y束,青松發(fā)新芽,而我的北理生活,也從一枚校徽開始。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在選擇北理后,有不少人質疑我的決定,有許多人問我,“不學軍工類專業(yè)來到北理工,有什么意義嗎”等等,然而在北理,我找到了屬于理工科大學獨特的風格和我自己獨特的意義。軍訓期間,我靠著自己的努力進了軍宣組,為學校的公眾號制作推送,為各種活動撰寫新聞稿,也跟著小伙伴們學會攝影攝像,還開始嘗試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我的新奇點子總能與我的同伴們不謀而合,和小伙伴們的活動策劃交流讓我的想法得以肆意表達,我遇見了最好的你們,又或者說,在這里,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中秋假期期間,激烈的百團大戰(zhàn),豐富的社團活動,飛嬈古風社用優(yōu)雅傳播古典的魅力,海峽文化交流協(xié)會將閩臺文化的種子撒向大地,北理工記者團用鏡頭和麥克風記錄時代之音……飛奔的少年最動人心,奔跑的時候,像穿過了光陰,秋意濃,大家都穿梭在各個教學樓之間。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蔽沂且粋來自南方小城的姑娘,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秋天的熱烈與冰涼,就仿佛是此時的你我,少年赤誠如火,足夠燃燒夏末的荒原,少年冷韌如鐵,足以越過險隘的關山,我們都未成為失路之人,只是因為心中埋藏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德以明理,學以精工”。漸漸地,我仿佛感受到,北理,正在以寬闊的胸襟接納著我,因為北理,我開始慢慢融入這座城,慢慢熟悉這所學校,慢慢愛上這里的人,成為了它的一部分。
如果非要問我,最喜歡北理工的哪里,我會悄悄的告訴你——北湖。我獨立于北湖的白橋上,在野菊散落的黃昏之下,探索所謂的春去秋來,我一栽頭,便和這四處亂竄的秋風撞了個滿懷。我喜歡著白天的她,她忙著用溫柔哄睡了夏日的蟬,忙著小心的撿起一瓣秋,忙著為每一朵花的旅程鋪好青石板。我眷戀著晚上的她,她忙著為往事的爐火添柴,為光陰的杯盞續(xù)茶,爬上天空點亮了二十四橋明月,在我的面前展開了一萬卷山河。
離開家鄉(xiāng)的第一個中秋,我在北理工的大家庭里度過。我成為了北湖游園會的一位志愿者,和大家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了這個中秋節(jié)。我在忙碌中向北湖的另一邊望去,滿天只見一輪月,就像在天上運行著的獨行的列車,駛到中天了。不知這列車里都裝著些什么,是嫦娥、吳剛和桂花樹么?這列車永遠起始于黑夜,而它的終點,也永遠都是黎明。
白橋泛扁舟,大家笑著,鬧著,大聲的對詩,激動的猜燈謎,這些人里,有在軍訓場上嚴厲的教官,有在課堂上嚴肅的教授,有顫顫巍巍的長者和年幼的孩子,還有著守護大家安全的保安大哥和維護校園整潔的保潔阿姨。我穿梭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手上拿著剛剛收到的北理工限定月餅,觸摸這月餅上北理工的校訓,不再感嘆所謂的月是故鄉(xiāng)明,遇見北理工的這段時光,月光所至,皆是故鄉(xiāng)。
“十八歲的你遇見了八十一歲的北理工!睌(shù)字顛倒的背后,是屬于仍然風華正茂的北理工特有的浪漫。之后的日子,即使我將含淚奔跑,但我相信,我絕不會再孤軍奮戰(zhàn),我遇見了甘于奉獻、實事求是的前輩們,我遇見了敬職敬業(yè)的老師們,我遇見了刻骨鉆研的同伴們,我遇見了拼搏和汗水,我遇見了來自1940年的榮光與夢想。以赤誠窮盡其理,以擔當詮釋未來,以壯志開闊眼界,以無畏開拓前路。一句歡迎,一個來自遠方的姑娘愿意為之而翻山越嶺,一個擁抱,成為我腦海里永遠不落幕的電影,北湖上的倒影,在小聲的告訴我,未來所有美好的場景,都會有你。
你好,北理工,之后的日子,請你多多指教。
出品 | 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
責編 | 張?zhí)祉?/p>
審核 | 徐建
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進入“網(wǎng)上高招辦”小程序↓
要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四連擊喲~